昨天是丫丫小姐的五岁生日,正好公司主要领导不在家,也没法开会,于是下午临时赶了回去。
呵呵,丫丫发财了,收了一堆生日礼物。如妈妈买的全套奥运福娃,三姑送的最新的芭比娃娃,小丫头高兴的不得了。
吃过饭已是九点多,下午下了雪,路不好,老爷子老太太由我的车送回去。太太还不错,就这样的路况,一个新手把二姐夫和三姐一家给送了回去。
小丫头高高兴兴的疯玩儿了一天,但还是坚持到把姑姑们送走,在车上就说“爸爸,我瞌睡了。”一会儿缩到我怀里就睡着了。结果到家放到床上一醒还又和妈妈闹腾了一会儿才睡。典型的象我小时候,冬天熬夜,我常常装睡觉,让三姐给背到床上然后说我根本就没睡着。
说起遗传,看来是挺有道理,丫丫小姐不少地方的确象我们,口才嘛继承了我们两个的优点,名词成串儿,上次从厂里回省会的路上和司机师傅上大学的女儿还有妈妈玩儿词语接龙,竟然难不倒她,总是能接上来。生活习惯象我,比如挠背,只要接回来过周末,晚上总是说背上痒痒,让妈妈给挠背。
听太太说,前段时间丫丫和妈妈聊天,问到为什么爸爸妈妈要上班,妈妈说:
“为了赚钱,让你上学,给你买吃的玩儿的啊!你穿的衣服,还有这么多玩具和书不都得花钱吗?”
丫丫(做思考状):“那......等你们老了怎么办?”(考虑的挺长远)
妈妈:“我们老了,你来赚钱养我们呀?”(下任务了)
丫丫:“那......我一个人赚钱没法养你们两个呀!”
听听,一个五岁小丫头,考虑的很周密吧?
呵呵,四五岁的小孩子就是最好玩儿的时候,因为可以和你交流了,还不时冒出一些惊人之语,逗得大人开开心心。
上午在家,丫丫玩儿了一会儿芭比娃娃,然后到书房看我在打游戏,马上搬了自己的椅子过来。我问她:“怎么不玩儿芭比了?”
“芭比娃娃不好玩儿!”
“为什么呀?你不玩儿了三姑会不高兴的!”
丫丫:“因为她不会说话,还得我学着她说话!我还是喜欢和自己一样高的小朋友玩儿!”
我继续:“那芭比娃娃怎么办?”
她说:“先放那儿吧,回头再玩儿!”(很成熟老练的外交语言)
下午冒着大雪回到厂里,高速封闭,用了将近四个小时。打电话时她们还没吃饭,太太说吃下午茶比较晚,现在不饿。我问丫丫玩儿的什么,为什么不吃饭。小丫头说:“下午喝了***(没记住),吃了***(儿童食品,记不住名称),还疯狂的吃馓子(一种传统油炸食品),所以现在不饿!”
唉,她们舒舒服服的吃下午茶,我却冒雪往厂里赶。不一样的享受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