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如何让一粒石子在水面上浮时间的更久些?
答案:扔的速度越快,在水面漂浮的时间越长。
这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但今天想起来更感不同。
昨晚回到厂里。在路上时我就一直在想并向销售系统另外两位领导提出疑义:我们三个总是同进同出,营销总部的职能什么时候才能确立?再者说,三个领导总是同时到一家经销商处,是不是也有点小题大做了?
今天又集中审批了一些经销商的促销申请,我还是在考虑市场反应速度的问题。现在行政机关都已经就行政审批事项出台了相应的流程——如果材料齐备则必须在七个或十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那么我们呢?对于经销商的促销申请,总是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一个月)集中审批一次,这样的反应速度算快吗?况且有时区域性促销活动的时效性非常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
我们能不能改变现有的审批方式,如在经销商提出促销申请后七日或十日内给予答复呢?不同意有不同意的理由,同意了就马上开始执行,公司派人监控就是了。
仔细想想恐怕还是不行。基于公司对销售系统的管理模式和流程,短期内难以改变现状。否则的话我又要被戴上“本位主义”的帽子了。
可是这样的决策模式适应当前的市场吗?用脚也能看出来。
再看我们的产品研发。其实想推出一个新的白酒产品,勾调并不是难题,关键是新品的市场定位、价格体系、包装设计和销售政策。到厂里近五个月来,就新品问题已经提了无数次,但直到现在也才出了两款。无论何种原因,都是不应该发生的现象。但只要是外来设计,最快只需三天。就像北区销售经理提出的北区专供产品一样,考虑到公司的包装设计和新品研发速度太慢,我们建议他自行选择设计公司设计包装,然后交由公司生产。结果呢?三天时间包装就设计好了,估计几天内打样就能送到厂里。
两厢对比,我只能感到惭愧。一为厂里的市场反映速度,二为自己没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层。是个人能力不足,还是沟通方式不得当,还是决策层的思维没有转型?可能都有吧。
在著名营销专家路长全的《软战争》一书中,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速度必然要快。因为我们的企业都是兔子,跑的不快一来要被其他动物或猎人抓到,二来不吃不喝支撑不了多久。而跨国公司都是骆驼,第一不用靠速度,第二七天不吃不喝还能生存。这就是著名的“骆驼与兔子”管理理论。
那么作为白酒行业的一只兔子,我们在今年确定的翻一番的目标和速度是不是高呢?按照路长全的理论并不高。蒙牛六年从几千万到100多亿,王老吉四年从1.8亿到45亿,江中健胃消食片三年从1亿到7亿,都是最明显的例证。
就白酒行业而言,06年全国产量397万吨,同比增长18.2%;销售收入971.39亿元,同比增长31.08%,说明什么问题?
第一,吨酒价格连续五年持续上升,05年20700元,06年24468元,增长28%;我们去年吨酒价格约为19000元,还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必须要有更快的发展速度才能赶上来。
第二,作为二次创业的白酒企业,也必须要有更快的速度才能与全国同行同台竞技,否则一切发展愿景免谈。全国增长31%,我们才仅为5%,长此以往行吗?
第三,速度可以掩盖问题,但发展初期必须靠速度先把规模做上去,再回过头来解决问题,那时也才有实力解决。
说到底,难归难,速度决定一切,这就是真理。
真理是相对的,现实是残酷的。我头大了。
依靠咨询公司真的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怀疑。
依靠我的力量能够影响决策层的思维吗?时间。
依靠市场的残酷结果让决策层觉醒吗?牺牲的是我。
速度决定生存,什么决定速度?——运营模式。
什么决定运营模式?——思维的解放。
我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