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当地县里的民间艺术节,公司作为当地的支柱企业之一,当然要出钱赞助,地上有彩车游行,天上有动力伞飞行,消费者凭空中撒下的传单领取天降喜酒。
主要领导都在艺术节那边,当然还是顾不上考虑营销系统的问题。是啊,好像厂里的、当地的事情都是大事要事,销售上的都要向后推一推。
所以截止下午四点,又是将近一天的无聊。说无聊也不尽然,毕竟看了一上午的网络小说,主要是没事可干,也没有心思做事。
业务员们回来四天了,至今仍然没有给他们一个明确的东西,人员调整没有结果,薪酬计划拿不出来。这样的现状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
第一,直接影响销售公司的权威。很好理解,回来几天都天天闲着,他们怎么想?只能是销售公司主要负责人在董事会面前说话没有分量。没有分量的领导何来权威?
第二,影响业务人员的心态。本来就对今年公司的总体发展思路不甚了解,现在更是心态不稳了。
第三,只会增加他们的猜疑。对人员调整、对具体指标、对如何考核越来越猜忌,互相传播,互相猜测。
四点半突然通知开会,要正式讨论薪酬计划和绩效指标。
两个小时的会议,七八个人的争论,最终也是以不如意收场。
不如意是不如我的意。除了在薪酬和考核指标上没有大的调整外,其他监管、验收与审批流程几乎没有一个达到我的满意。
一是吨酒均价。在我们设计和测算的1.9万多元基础上硬性的加到了2.1万元,让我对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设计很是头疼。毕竟目前我们的产品线处于哑铃状的不合理状态,最缺乏的是既能上量又能带来利润的中档产品,即15—25元/瓶的单品。而新产品的推出要依赖于新形象的设计,最早也要到四月底,那时已经进入淡季,又是新产品,还有一个经销商和消费者认知和接受程度的问题。到了下半年即使全力加强旺季促销,也不一定能够产生很大销量。所以整个07年基本上还有半年的时间在主要消化少量高档酒和大量的低档酒,将很难达到董事会下达的吨酒均价目标。何况现有高档产品如年份酒的现状在进入淡季以后也不容乐观。但是这个属于硬性指标,必须接受,只有硬着头皮了,具体在实际运行中灵活调整吧。
二是授权问题,即促销、广告与销售政策的审批流程。作为第四稿方案,我已经做了很大调整,将原来的8万元上限压缩到了5万元,即使这样还没有通过。不,不是没有通过,而是根本没有授权。等于还是维持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现状,即所有审批——哪怕是几千元的费用——都必须集体研究审批。我的神啊!时间、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如何保证?董事长说我的本位主义明显,今年对销售公司不放心,怕失控。呵呵,戴了一顶小小的帽子。
三是审核与验收问题。按照我的原意,全部都由销售公司完成,但在第四稿中还是尊重了现状,即有公司企管部和财务部共同执行。总算没有做大的改动,同时明确了验收的时间和程序,如每月固定在15—20日。对于11月份以来积压的奖卡查验由财务、企管和保卫部门联合抽人在正月十五前必须加班加点完成,然后按照新规定从3月份开始执行。无论如何总是明确了一个程序,也算现场办公吧。
四是部分细节问题。如省会营销总部的人员中,如果是从公司派出的该按照新标准还是其在公司的标准发放工资?客户服务中心驻厂代表中的老员工按照新标准还是老标准计算工资?营销费用按照上一月销售回款提取的话,对部分前置性市场投入如大型活动赞助、大型广告等开支如何掌握?销售公司人力成本总额是否必须按月按既定比例提取?全年1.35%的比例高还是低?按照现在的薪酬标准如何保证能够招聘到优秀的营销人员?既然有对精英型人才的灵活掌握,如何界定精英型人才的年薪,这部分年薪又该如何计入人力成本?等等。有的予以了明确,有的还是糊里糊涂。
会开完了,我的任务却远没有结束。晚上还得熬夜将修改部分的指标和文字加到整体计划中去,估计又要到三四点了。无论如何,只要争取明天下午能将计划公布给业务员,我就谢天谢地了。
打开电脑,点击鼠标,无意中点到了曾经写的一篇文章《艳阳天里看变革》。文章最后一句话是:坚持不懈,艳阳长天。对啊,坚持不懈才有艳阳天,今天的虽然晴空万里,但要想艳阳常在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啊。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还是为自己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