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么出发,要么淘汰

(2007-02-10 10:02:05)

    连续忙了四天,应该说加起来是六天,截止下午五点总算把07年度销售公司薪酬计划和绩效考核指标及相应文件规定做了出来,也算了了春节前最后一桩心愿。

    也连续几天没有上网了,在酒厂的宾馆里无法上网,所以也无法写出手记。其实想想也没什么好写的,几天来都是在重复同样的工作,好像也没有什么新意了。

    六天来,连续不停了测算了2000多组数据,我感觉快要疯了。

    脑子里机械的全是数据,手指敲计算器都要麻木了,就这样还是不停的换指头敲。

    总算静了下来,好像瘫了一样。

 

    不由得问自己,这样做到底为什么?

    是为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和行业,还是为了复兴一个传统名酒、还自己一个心愿?

    刚刚和一个朋友通话,她说我这是在透支生命。

    只有苦笑。

    其实说起来还是源于自己喜欢,要不然怎么会这样的付出?

    又想起了前年夏天一个大学肄业生和我的六次通话。他是在网上看到了我的一篇文章后冒然和我联络的。由于生活艰辛,他无奈提前辍学,和朋友做着一些小生意。但他感觉这不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却又很迷惘,于是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一些启发。

    记得当时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要想真的实现,需要很多的前提和条件。一是你有没有真正的喜欢一个行业或职业,或你是否找到了自己最喜欢并愿意为之终生付出的行业和职业;二是你为了实现这样一个职业梦想,又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包括家庭和亲友的支持、资金的准备、社会关系资源的利用等等。如果具备这几样,应该说实现个人梦想的前提是有了。

   

    脑子里天马行空,还想起了曾经在一所高校为毕业班的学生们开讲座时我讲过的一个观点,即为什么古人说三十而立?

    现在看来,三十而立是比较符合社会现状的。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已经2223岁了。然后找一份职业,经过三年的磨练,基本可以理清自己的职业理想。

    这时就有两种情况,一是各种社会资源符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那么你在2526岁时基本可以开始自己的追求;二是实现理想所必备的条件还不成熟,或者说你不适合自己独立创业,只适合作一个职业经理人。那么就要认真分析自己面临的环境,你喜欢当前自己从事的职业吗?如果喜欢,三年的磨练可以让你逐步进入管理岗位。反之则需要重新理清自己的思路,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个人发展的道路。

这个时候,无论你想独立创业还是继续磨练,都还需要四到五年左右的时间。那么大家想想是不是到了30岁了?

    到了30岁如果还在迷茫中生存,还没有找到一个自己愿意终生追寻的梦想,那就可怕了。

    我想这也是从现代职业成长或者说职场生存角度对“三十而立”的比较合理的解释了。

 

    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职场成长历程,应该说是符合这个观点的。三年前我30周岁生日那天,正好在第一次出国的路上,不仅感慨万千。突然感觉应该按照自己的理想做点什么。于是才有了后来的第一次求职意愿(虽然由于客观原因没有实现),也才有了后来的真正离开,才有了自己今天的职业平台。

    所以,累也罢,困也罢,透支也罢,无奈也罢,总归是自己应该面临的挑战,也是跳不过去的一道职业坎儿。

    正如《转型》书中所说,要么转型,要么灭亡。

    所以,还是适当的学会休息,整装待发吧。

    我命由我不由天,笑看红尘人不老。嗯,用自己最喜欢的两句话勉励勉励自己。

    所以,别无选择。

 

                                                                                   2923:5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