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杜
李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067
  • 关注人气:10,0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锺书为何不看好许国璋?

(2012-02-15 15:33:55)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

 

读《吴宓日记》第十册。终于读至最后一册。

 

吴宓于1946年去武大外文系,接替朱光潜任系主任。今日读到他记载47年10月去上海复旦,主持商议一部《字典》校订。当时复旦外文系系主任全增嘏,带领七位老师参加,包括索天章和许国璋。

 

吴宓10月13日日记里,记载钱钟书和杨绛来拜见老师。“锺书力言索天章、许国璋两君之不可用……”日记里没有说明原因。之后吴宓果然从七人里,排除索天章和许国璋两人。

 

钱钟书和许国璋都是吴宓的学生。钱钟书1933年清华外文系毕业,许国璋1936年才入学,晚了七年。1947年,许国璋32岁,是复旦外文系青年教师。而钱钟书也只有37岁。

 

当时钱钟书拜见吴宓,虽坚决不肯担任其中的编辑工作,却提出自愿代吴宓校对复旦诸位的校稿,从而减轻吴宓总校对的负担,而且是秘密帮吴宓校对,做无名英雄。

 

这一纪录,可看出两点,一,钱锺书对恩师甚为恭敬,颇可称道,并不似传闻中的恃才傲物,对吴宓不敬。二,钱锺书英文水准高超,远胜他人。

 

至于钱锺书为何力言排除索天章和许国璋两人校订《字典》,不得而知。是否因为两人年轻?但七人中还有一位叫李振麟的,也只有33岁,和索天章一样,1936年毕业于清华外文系。还是因为两人未曾留洋?许国璋当年年底才去伦敦大学,攻读英国十七十八世纪文学。但七人里还有一位叫杨岂深,31年复旦毕业,还只任过中学教师。

或许是因为许国璋36年入学,37年七七事变,39年才在西南联大毕业,被战火耽误?也未可知。

 

只能说,钱钟书才气纵横,能入其法眼的,凤毛麟角。不过,这几位,还就索天章和许国璋两位,后来在英语界成绩卓著;尤其是许国璋英语,在八十年代,几乎风靡全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