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鸦片战争背后

(2012-02-13 09:41:0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

 

读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鸦片战争部分。以前读过的鸦片战争史,对于英国方面的立场,知之不详。郭廷以的书里,提供了一些细节。

 

英政府的政策,一直是协调的,缓进的,当时英国首相巴麦尊准备动武,向议会作报告,引起议员激烈争论。反对武力的议员,抨击英国政府不早日取缔鸦片贸易,戕害中国;认为英国国旗(当时冲突中,米字旗被广东军民焚烧)应保护公正与荣誉,不得保护毒品 。最后,国会仅以极微的多数,同意了政府的武力讨伐政策。

 

尽管后来的事态,拉开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序幕,我仍然对主持正义的英国议员保持敬意,对这种不胡乱指控“英奸”的理性制度,表示向往。

 

历史,不容许事后反悔,没有太多“如果”。我依然不禁要设想,如果当时天朝不那么倨傲,不那么封闭,不那么自欺欺人,一些商人不那么奸狡,广东官吏不那么腐败,纵容鸦片贸易,中饱私囊;更天真一点,我想,如果当时,中国人有哪位,像一百年后的宋美龄那样在美国国会,左右舆论以抗击日本,那英国议会的极微多数,会不会转化为正面的力量?如果,如果,如此这般,中国近代史会不会改写?

 

答案一定令人沮丧。不会。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多年来,只强调“挨了打”,播下复仇和敌对的民族主义种子;却对我们的落后,讳莫如深。国民一直没明白,我们不是被人给打落后的,而是自己先落后,才挨的打。不怪别人,只应怪自己。不反思自己文化上的劣根与缺失,永远无法进步。

 

回到英国政府当年的政策,再回到当下。我一向认为,欧洲的思想文化和精神气质,应该比无止境追求财富,扩展疆域的美国梦,更持续长久。英国统治下的19世纪,其国际秩序,比美国统治下的20世纪,更为安定繁荣。都说21世纪是中国的,是的么?21世纪的中国人,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