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钗
(2012-01-27 15:18: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 |
读《板桥杂记》,《续板桥杂记》,和《板桥杂记补》,南京出版社出版,“南京稀见文献丛刊”系列。
受电影《金陵十三衩》影响,找出此书闲览。这三本小书,都是记录南京青楼文化的名作,时间跨越明末清初,直到到辛亥年。在结构上,均分为一,雅游,记载文人骚客风月纪实;二,丽品,讲述名妓风范;三,轶事,记录风雅韵事,不一而足。
至明朝末年,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已经移至江南,秦淮河上,香风艳帜,蔚然大观,已成风月中心。在中国的文人墨客眼中,青楼俨然文化交流场所,一些风尘女子竟也能吟风弄月,与士人诗酒风流。
嘉靖年间的赛玉,其《寄吴郎》绝句云,“旧事巫山一梦中,假期回首竟成空。郎心亦似浮萍草,莫怪杨花易逐风。” 讽人兼自嘲,琅琅上口,清脆可诵。
有金陵妓,名张回者,《明诗综》录其一首诗,云,“劳劳亭上别,无计共君归。一叶随风去,孤帆挟浪飞。目穷河鸟尽,望断浦云稀。后夜伤心处,伤心隔翠微。”读之令人销魂。
明末清初,一些晚明遗老,钱谦益,吴梅村等等,亡国不忘缠绵,寄情秦淮风月;却让青楼女子董小宛柳如是,挺身而出,维护民族气节操守。慷慨激昂的士大夫们,后来还是降清,欣然做了二臣。怎堪爱国二字,担在女人香肩。
《金陵十三钗》里,一片欢场,化为瓦砾;美人黄土,壮士青山;可怜金陵风月女子阴魂不散,又被祭上爱国的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