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冲淡平和
(2008-12-16 00:12: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 |
有几个人的书,我一直想读,但读不进去,周作人算是其一。苦茶类的文章,我几次捧卷在手,寥寥几页之后,便觉寡淡,无以为继。
我很少读什么书评,也不关注图书排行,仅仅杂览闲读,看到我喜爱的作者推荐的书籍,不免留个心眼,在书店游观时巧遇,便买回去品读。一些名家倾心力荐的,我限于学养不足,只能甘做粗蠢笨牛,听着琴声悦耳,也无从心动。孙犁,汪曾祺,金克木,董桥,木心等人的散文,便属于此类。
周作人的历史功过,姑且不谈,在文学上,俨然是大家了。我买过他的苦雨斋散文,杂文如《书房一角》,大部头如《知堂书话》,包括钱理群等人的周作人研究等等,均束之高阁。在平时的阅读中,他人对周作人的赞许和钦佩却不绝于耳。
鲁迅谈到散文家,把自己的弟弟排在第一位。在兄弟失和的背景下,凸显鲁迅的坦荡与公允。胡适在晚年,有这么一句话,“到现在还值得一看的,只有周作人的东西了。”前几天,《开卷》寄来第十一期,提及巴金说周作人,“人归人,文章还是好文章。”
这样,我一次次翻出周作人的书,每每几页之后,无功而返,对自己的学养和品位大为失望。上周在机场,看到一套《知堂回想录》上下册,被装帧所吸引,封面竟然雪白,素淡雅致。想到是回忆录,定有情节,不至无味,遂决定买下来。
封面下方,有几行细小的字迹,
我的阅读,向来苛刻于文笔,却面对如此平实的文字,当下怦然心动。我从架上取下书,把这行字再三吟咏,醍醐灌顶,终于知道什么是平和冲淡。
读周作人的文字,需要一定的阅历,年岁,和遭际,尤其是心境。我这些年,囿于俗务,东奔西走,庸庸碌碌,又如何读得透周作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