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应

(2008-12-23 00:39:35)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一言行录

感应 

 

手机只震动了一下,我知道是短信。眼睛盯着电脑,随手摸出手机,点开,只有一个字:“对”,来自李心一她妈。大惑不解。我之前并没发短信过去。

 

非正常时间,接到心一妈妈的电话或短信,总令人紧张。前段时间李心一生了场小病,一度风声鹤唳。我拨回去,听见心一妈同样疑惑的声音,“喂。。。。。。”后来才了解,是李心一在玩手机,见每一次按键,都能使荧屏发光,便爱不释手。鬼使神差,居然按出了字,还发送给我了。

 

我当时在收发邮件。正看到Mrs.Hagen 发来的圣诞祝福及近况。黑根夫妇在肯尼亚西部帮助筹建一所大学。目前已有眉目,09年秋季即可招生。退休前,老黑根是美国一所高校的音乐系系主任,黑根夫人在中学教音乐。90年代初我上大学时,他们退休来到中国。现在真不知他们的年纪了,印象中总是那么精力充沛。

 

每次黑根夫人来信,总要详细介绍四个孩子的动向。最小的和我差不多大,大多为律师,高校教师,还有一个女婿是加州的一个大学校长。黑根夫妇属于典型的美国传统家庭,笃信基督,诚恳善良,注重家庭和教育,崇尚大家庭,几乎每个子女都有近三个孩子。一家子过得其乐融融。

 

因为我也属参与者,老黑根发来附件,附有肯尼亚那所大学的建设进展。我响应他们的号召,每年捐500美元,以及一些关于中国的英文书籍。当年我在武大读书,系资料室里,见一些古旧泛黄的原版书中,扉页上印着某某赠书,时间是民国时期,便神思幽幽。想到勤奋的黑人青年,在图书馆,翻开万里之外的中国人赠书,又会怎样地心驰神往?

 

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当年浸染在三毛浪迹天涯的浪漫情怀里,不能自拔。上个月,和Paul 一起做一个英语活动,听他提及在加那利群岛住过4年,一刹那,仿佛又看到了三毛笔下的沙漠,残阳,蒙着白纱的女子,羞涩和善的大胡子渔人,心里掠过寂寞的海风,暮色苍然。

 

黑根信里描述的草原,斑斓的鸟,蹦跳的猴子,以及贫穷,原始,朴素,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少年时期的流浪梦想。如果我还是原来的我,早就追随黑根夫妇,远走肯尼亚了。可惜三毛的情调,仅适合年轻女子,天马行空,嫁个大胡子的诚恳西班牙人,衣食无虞,滋生些浪漫忧伤的故事。

 

作为男人,得成家立业,养家糊口,承担责任。我眼睛盯着电脑屏,黑根的文字渐渐化为现实,几十封工作邮件正等着处理。我依然念念地想,“在退休前,肯定不可能去肯尼亚那所大学了。。。。。。。不然,这种颠沛的流浪生活,对于李心一,如何是好?。。。。。。哪里去上幼儿园,小学,大学呢?

 

就是在这一刻,李心一全神贯注,小手在手机上摸索把玩。我收到了短信,听见李心一说:

 

“对”。

 

感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武汉人真不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