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羊角哀这样的朋友么?
(2008-10-20 00:35: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 |
王强老师曾说过,他已基本不读1911年以后的文字。当时颇为诧异。如今我也偏重明清的一些笔记小品及小说了,不知是不是读书的必然趋势。上个月南京偶遇王老师,听闻他在自学希腊文和拉丁文,准备研读哲学原典,不禁再一次咂舌。
我读得极其芜杂,并非耳熟能详的名家名著,有游记性的《漫游图录记》等,笔记性的《板桥杂记》等,还有明清小说《淞隐漫录》等。有一次《吴宓日记》里,谈到他也在读《花月痕》。自己居然和大师沾了一点边,不觉惺惺相惜。
前日,睡前闲闲地翻读《喻世名言》,读到里面一篇《羊角哀一死战荆轲》,掩卷叹息良久。春秋时,左伯桃是一名贤士,怀经纶治世之才,准备投奔崇儒重道的楚王。路上遇羊角哀,邀约同去。时大风雪,两人盘费已尽,衣衫单薄,陷入困顿。
左伯桃认为羊角哀才学在自己之上,决定将口粮和衣物留给羊角哀,自己赤身死于空桑树中。羊角哀挥泪前行,最终飞黄腾达,官至大夫。回来厚葬左伯桃。一日,阴风飒飒,烛光中左伯桃哭诉,墓旁葬着刺秦王的荆轲,阴势浩大,求另迁墓地。
羊角哀在荆轲庙里大骂,并焚烧草人,助左伯桃阴间声势,依然于事无补。左伯桃哀切的哭声夜夜可闻。羊角哀欲焚毁荆轲庙,又遭乡人苦苦劝阻。羊角哀大哭一场,曰,“吾兄被荆轲强魂所逼,去往无门,吾所不忍。欲焚庙堀坟,又恐拂土人之意。宁死为泉下之鬼,力助吾兄,战此强魂。。。。。。”
言毕,拔刀自刎。是夜,雷雨大作,喊杀之声,百里可闻。清晨,荆轲墓前,白骨散落,松柏横陈,荆轲庙付之一炬。我读得感动不已,两鬼战荆轲的身影,久久萦绕不去。不为儿女情长所动,却因气节和操守唏嘘。
人心不古。Devil’s Dictionary里,对“befriend”(交朋友)的解释是: to make an ingrate。交朋友意味着培养忘恩负义之人。现代社会,给一些传统打上”愚忠,愚孝”的鄙夷标签,却听任尔虞我诈,过河拆桥,落井下石泛滥。重友谊,轻利禄,一诺千金,生死相报的事,只能在古书里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