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谈天说地文化休闲情感生活哲学超越解脱烦恼寓言美图乐趣 |
分类: 杂谈妄论 |
禅师说:“成年孔雀吃了毒虫,不但不会受到伤害,反而羽毛更加鲜亮。”
一般人听了,马上就进入生物学思维,实不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智慧得以开发的人,在生活的任何经历中都能提升智慧。
丹凤朝阳图
请欣赏一个粉红色笑话:
屏幕说:我好惨喔!我每天给人看。
键盘说:我更惨呢!我每天给人打。
鼠标说:我才惨呢!我每天给人摸!
主机说:你们有我惨吗?我每天给人按肚脐眼!
光驱说:我好惨喔!我每天给人插呀!
软盘机说:我更惨呢!现在都没人插我了。
USB随身碟说:谁有我惨呢?这边插完就去那边插,一不小心还要被感染。
主机板说:不要以为我被很多东西插会很爽,其实我最惨,他们插进后都不动了,那才是难受呢?
声卡说:还说呢!明明是插你,为什么都是我在叫!
马踏飞燕图
读过、笑过,难道不加思索吗?
这个笑话前一部分完成拟人化引导,中间部分使人产生联想成就笑话的高潮,最后一句别有深意。
最妙的是,最后明明是问句,却不用问号而用了感叹号,是不是代表作者因为料知我们读不懂文意而得意的狂笑呢?
我们每个人不同,读笑话的文字,为什么会陷入作者预先知道的情绪之中呢?很明显,我们共性的思维习惯,加之作者精妙的步步引导,我们的情绪不由得我们自己,被文字所转。
再者,即便因为作者的引导让我们产生特定的情绪,那么,为什么相互之间有着巨大差别的我们会有类似的反应?显然,我们固化了的思维模式不曾哪怕一时被打破过,我们对事物空性没有真切地体验,遇事有着固定的习惯,既是我们曾知道事物有着无穷思维方向也不可能有丝毫的改变,仍旧被不可抗拒的习气所左右。
更深入地思维,我们的思维共性怎么来的,难道仅仅知道是“共业”使然就够了吗?就象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负担很重,可是抱怨社会的同时,哪个家长想到自己也要对这样的社会风气承担责任?确实,“你的所见所闻,就在时时刻刻地对你动之以情、反反复复地向你晓之以理。除此以外,又还有荣华富贵相佐证、刀剑风霜相威逼,这时候即便是谎言,也都会变成真理。此即红尘滚滚,便是一个人非常难以逃脱。”(引自《武当山说什么》之“玄岳门”)“改变习惯并不容易,习惯包含惯性,会推着我们继续去做熟悉的事情。一个人要脱离种种已经接受的习惯,是需要非常大的努力。然而,内在完成的第一步总是跟脱离习惯不可分的。若要破除不良的习惯,以产生良好的情绪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改变思考的习惯,因为,一个人心中想什么,他就是什么。要学习着摆脱习惯性的思想束缚,跳出某些环境下所形成的思想樊笼。”(引自《武当山说什么》之“上下十八盘”)不是没有路,也不是没有人指引我们,我们自己准备好走一条个性的智慧的路了吗?我们为形成“百花齐放、和谐共荣”社会风气准备作出自己的改变吗?是不是还经常地做着“浸占非我、打击非我”的事情?我们把所有人的思维逼到了一条独木桥上的过程岂不是正好反过来首先限制着我们自己个性发挥吗?
如果说这个笑话是“事物普遍联系性”的最好诠释,很多人可能感情上不愿意接受把那么伟大的真理和这么低俗的笑话等视,但是理智上还能够理解而承认。
如果真的就这么来看待这么优秀的作品,不仅仅说明了读者的智慧,同时也降低了作者的智慧。老人相信,一定有朋友能把这个笑话和“都是空吗?读一张图的奇妙境界!”这篇文章联系起来,如果你觉得这个笑话总摄了老人博客近期乃至所有的文章,老人不但不觉得惊奇,也许还会同意“含摄儒释道三家乃至中国文化的全部”这样终极一般的认知。
明明是插你,为什么都是我在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