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健养生之道:养德是健康之道 (6/10)

(2007-10-10 14:36:36)
标签:

健康/保健

养德

健康之道

自然清泉、

分类: 养生保健
 
 
保健养生之道:养德是健康之道 <wbr>(6/10)

    

   保健养生之道

              养德是健康之道 (6/10)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给健康下一个新定义: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活动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这是得有道理的。我国古训云:“健康之道贵在养德。”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积德长寿”、“恶人短命”等说法,讲的就是道德与健康的关系。这说明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利于身心健康。

    

    1、要道德健康必须具有好的道德行为。良好的道德行为能令人保持坦荡心态,促使生命细胞活跃。他们往往追求高尚、崇尚正义、通于调整自己的心态,有明确的是非标准、荣辱标准、美丑标准。与人相处善良耿直、不贪不占、精神昂扬。荀子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就是说只要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常年行善,身心就自然而然地健康了。

   

    2、要道德健康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良好的道德素养,能使人产生乐观心态,促进身心愉悦。一个人如以健康为中心,让“善心 ”多一点,让“道德”多一点,坚信管子所说的“善人者,人亦善之”的名言,你关心了别人,证明你的善良,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必然得到别人的尊敬,产生一种由衷的快感,心灵的慰藉。

   

    3、要道德健康必须保持和平心态。和平心态就是净心不移,净心就是心灵的净化。心净而不贪、心净而不占、心净而不污。心灵不净者,就不能保持和平心态;心灵充满污秽的人,是不可能快乐的、不可能和谐的,也不可能是健康的。拥有和平心态,拥有知足常乐的喜悦,免疫功能会增强,血液循环及神经调节就可达到最佳状态。如此好的生理及心理状态,能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反之,就会产生巨大心理落差,导致心理、生理上的失衡,身心受到损害。

   

    孔夫子说:“大德必寿焉!”这是至理名言。

 

保健养生之道:养德是健康之道 <wbr>(6/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