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职场心理 |

职场中人各有志
案例:小李是某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毕业后到了一家企业,企业里的硕士不多,领导有意培养和提拔他。小李平日踏实工作,有何合理化建议都和领导交流,企业开会研究工作,他也认真准备、发言也比较积极,许多高水平的建议都出自他口,同事们都觉得小李不错,暗自猜测:不久的将来,小李就会得到提拔。领导也积极向小李暗示,表明领导层想用他的态度。但小李却“按兵不动”,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大家认为小李傻,不识抬举,但小李根本不理睬大家的议论,一心一意干自己的本职工作。后来大家听说小李出了书、上了电视讲堂,成了业内专家。于是大家才明白:原来小李不是对自己没有设计,他是选择了专家型人才通道,而且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着、向前走着。倒是大家觉得自己的猜测有点傻,一根筋地以为非进入企业管理层才叫事业有成。后来有人问到小李的心得,他说:“我从来不想当领导、进入管理层,我觉得自己的志趣不在那里,当专家是我的心愿,可以脚踏实地地当一辈子专家。当领导明白他的志趣后非常理解他,甚至钦佩他的志趣、为他提供了不少机会。小李的例子说明,认为“当了领导、进入了企业管理层,就是事业成功了” 这种想法是一个误区。在当今社会,成才之路不应该很窄,心思应该跟着爱好走,而不是一味地迎合职场口味,没有自己的风格。
职场心理专家评点:职场立足或成长不是一个约定俗成、固定单一的概念,需要看职场中人那个个体的自我职业成长定位。如果希望成为一个管理者或者领导者,就要在人际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带领团队和培养下属的能力、决策能力及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下功夫。在这些方面,专业能力强的人往往不喜欢强求自己这样。他们更喜欢超出这些范围,到一个思想空间更广阔的领域去思考问题,沿着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向纵深发展。
有人以为,依靠专家型人才通道成才的人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少言寡语式的人,那又错了。有的人,很善于交际、人缘很好,甚至很爱开玩笑,但是这些都不会妨碍他成为一个专家。有人又要问了:很善于交际、人缘很好当管理者不是更合适吗?其实不然。兴趣是最好的职场指导专家,对什么有兴趣,就会在哪方面下功夫。专家型人才通道与管理型人才通道到底走哪条,就交给兴趣与机遇吧。
每个人在企业中立足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人凭借自己某项不可替代的能力,有的人凭借融洽的人际关系,有的人凭借为人坦诚,有人凭借任劳任怨,有的人凭借综合能力等等。还是那句老话:人各有志。关键是要知道方向,否则机遇来了也抓不住。(王建一)
前一篇:主管如何成为心理医生
后一篇:走出员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