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朗 8 世界遗产巴姆古城(上) 在那绑架盛行的地方

(2007-08-19 00:03:24)
标签:

旅行/见闻

分类: 中东北非
伊朗 <wbr>8 <wbr>世界遗产巴姆古城(上) <wbr>在那绑架盛行的地方
(塔利班,网上图片)
 
在德黑兰晃悠了两天之后,我决定启程前往伊朗之行的第一个世界遗产: 丝路重镇巴姆古城.

 

巴姆在伊朗的东南部, 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都不远, 处于一片荒漠之中. 常言道:穷山恶水出刁民. 伊朗,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三国交界的那一带恶得连水都快没有了, 自然不是很太平的地方.

 

巴姆往东三百公里就是阿富汗的塔利班控制区和巴基斯坦的卑路支省, 那两个地方都是恐怖份子的大本营. 恐怖份子也需要钱, 毕竟炸药也不便宜, 所以他们就大肆种植毒品, 然后通过伊朗走私到欧洲。应该说伊朗政府还是很有责任感的, 他们连年布置重兵在东南边界防守, 不准毒品和恐怖份子入境, 据说这几年已经有3000多军警以身殉职了.

 

相对而言, 游客还是很安全的, 在大的城市里一般没事, 只是那些喜欢看野景或者骑单车旅行的驴友们偶尔会被绑架勒赎, 但是死亡率也不高. 以2006年为例,曾有丹麦、德国和爱尔兰等国的驴友们在这里被绑架,恐怖份子方面则有六名绑匪被抓住并公开绞死。总之, 我对这趟行程充满了期待, 毕竟我经历过人体炸弹和定时炸弹, 却还没有去过盛行绑架的地区, 这多少也算个补充.


晚上6点, 我从德黑兰坐上了一辆开往起尔曼的夜车, 开始了伊朗东南之行.

夜车就是车上坐着过一夜, 车子的质量和卫生都还算不错, 就是比较无聊, 特别是当我看着一群很有聊的伊朗人用我听不懂的语言围着我津津有味的聊的时候就更加无聊了. 

 

第二天早上10点, 我在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在喊"秦人, 秦人", 我知道伊朗管中国还叫秦国, 这是司机在通知我这个从秦国来的人"到站了". 睁眼往窗外一看, 呵, 尘土飞扬, 破屋满街, 一派中东式的老少边穷, 我不禁心中一喜, 到起尔曼了.

 

起尔曼是一座离巴姆不远的大城市, 也是丝绸之路上的名城--以打了很多仗而出名的城. 起尔曼的意思就是日尔曼, 换句话说这里有可能是德国人的故乡. 古代的伊朗人认为起尔曼是世界的中心. 这并不奇怪, 因为很多民族都有把世界的中心定在自己周围的习惯, 好比说古代希腊人认为世界中心在雅典附近的德尔菲, 而我们的祖先则认为洛阳是世界的中心, 周朝都于洛阳, 所以华夏文明也称中国(天子所都为中, 故曰中国--史记.集解).

 

不过说起尔曼是世界的中心多少比洛阳靠点儿谱, 在中国的古代, 从洛阳往西能走到罗马, 这需要从洛阳往东游到落衫矶才能平衡起来. 而起尔曼不然, 这里周围是一片荒漠, 往东很远有中国, 往西很远有欧洲, 往北很远有中亚, 往南很远有印度, 离哪儿都不近, 标准的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传说波斯人灭了巴比伦后, 曾把最后的巴比伦王关到这里, 就是让他逃出来也哪儿都去不了.

 

起尔曼虽然偏僻, 却也是个古城, 颇有一些古迹, 但我没那么多时间闲逛, 于是直接倒车前往巴姆.

 


第二辆车并不是专门前往巴姆的, 它的目的地是伊朗和巴基斯坦的边界, 只是经停巴姆而已.

 

巴姆在古代是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重镇, 丝路没了之后就成了旅游重镇, 一直属于是落后省份中的发达地区, 但不幸的是, 2003年12月26日凌晨,巴姆发生了里氏6.8级的大地震,地震造成至少3万人死亡, 而且把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震得面目全非。一个千年重镇瞬间就变成了重震灾区. 

 

大规模的地震让海外的游客们对巴姆避而远之, 所以我自从到了起尔曼后就再没见过一个外国人, 而旅游经济的崩盘多少也让巴姆的安全系数有所降低.

 

从起尔曼到巴姆要三个小时, 我本想趁机睡个回笼觉, 但抬头一看, 发现对面的窗户上有个清晰的枪眼. 于是我顿时睡意全无, 开始警惕地看着四周. 我坐的车上乘客并不多, 但有几个人看起来多少有些面目凶恶, 不禁让我想起电视上些故意蒙面的恐怖份子, 但好在我周围没人, 而那些乘客最坏的可能也不过是正要回家度假的塔利班, 应该没什么问题.

 

睡不着了, 于是开始欣赏窗外的穷山恶水, 这里方圆几百里都是荒原, 偶有小河也都是毒河, 端的是鸟飞不过鹅毛难漂. 我是坐着破车从公路上过来了, 但八百年前的马可波罗同志那可是腿儿着过来的. 我还记得他在游记里对这片荒原有段苦大仇深的描述, 说从起尔曼往东有片大荒原, 走三天看不到一个人或者动物, 全是干燥的沙丘和荒芜的土地, 偶尔找到点水, 都是绿色的, 剧毒无比, 一滴入口马上就能让人吐得淋漓尽致, 用这水熬成的盐同样效果显著, 可用于下毒. 人只能自备饮食, 马匹骆驼等牲畜无知, 跑去喝毒水, 然后肚子就会一泄千里, 拉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我正啧啧赞叹于荒原的牛掰, 忽然看到车行前方有好大一片铁丝网, 旁边还有一个破败的军营. 车到了铁丝网旁边就停下来了, 车门一开, 上来几个伊朗大兵, 手里都拿着AK-47冲锋枪, 不过这还吓不住我, 毕竟我以前在以色列坐车的时候曾经被人用枪口指了一路.

 

大兵们对全体乘客的证件进行了详细检查, 并对可疑分子详加盘问。一个大兵在我面前横眉立目的看了一会儿, 估计是看我手里没有人质, 也不像被绑架的人质, 就没难为我,只是用生硬的英语问我去哪里,然后比划着告诉我前面不太平。我点头称是,也比划着告诉他:我是旅游者,不会去主动骚扰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

 

过了检查站, 就真的意味着进入了比较混乱的地区, 但大白天的总算没发生任何事, 车子顺利的开到了巴姆.

 

下了车, 七八个在车站拉客的出租车司机立马就围了上来, 争先恐后地问我要不要去起尔曼. 我一楞,心道此地果然民风独特,他们眼看着我从起儿曼来的长途车上下来,还能问出这种问题,真是有个性。不过往周围看看,挺大的一个车站,生意十分冷清, 除了带我来的那辆车之外就没公交车了,估计司机们是等红了眼加饿昏了头,才会饥不择食的盯上我这块素肉。

 

我对司机们摇摇头,拿出字典,告诉他们我要去几公里外的古城,司机们大失所望,顿时一哄而散。只有个老头儿,看起来忠厚老实,愿意带我去。

 

坐上了老头的车,从城南的车站直奔市区以北的古城。一出车站,我马上发现周围的一切都透着一股劫后余生的感觉, 整个城市就是个废墟,到处是断壁残垣,街边的建筑几乎都在整修,连过路的行人看起来都像是废墟的一部分。

 

这种废墟的感觉是可以理解的, 2003年的大地震震塌了全城建筑的90%,当时巴姆城有20万人口,一下死了三万,自然是家家有丧事。地震已经过去3年多了,简易帐篷和灵堂虽然已经撤了,但是大灾难毁灭了旅游经济和当地的基础设施,这恐怕要几十年才能恢复,而且还必须是在伊朗国泰民安的情况的下,于是现在的巴姆,从物质上到精神上,都还是一片废墟。

 

(to be continue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