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此件玉冠饰是从浙江良渚镇平窑村制作仿古玉的作坊400元购买,请不要怀疑它是赝品的真实性!
仿良渚玉冠饰,长9.5cm、宽5.1cm、厚0.4cm。
仿良渚玉冠饰,整体呈赭色、土黄色等“沁色”,局部有“灰皮”现象。冠饰正面饰兽面纹,反面素面。
从表面上看,有些藏友会误认为这是件真正的良渚玉冠饰,但是,这是错误的,下面让我们一起细细观察这件伪古玉的局部放大图,分析它假在哪里,真假特征的区别。
伪良渚玉冠饰正面
伪良渚玉冠饰反面
伪良渚玉冠饰眼部观察图一
伪良渚玉冠饰眼部透视图
伪良渚玉冠饰眼部观察图二
兽面纹阴线局部观察图一
兽面纹阴线局部观察图二
孔洞观察图一
孔洞观察图二
孔洞观察图三
孔洞观察图四
孔洞观察图五
灰皮及工艺痕迹观察图一
灰皮及工艺痕迹观察图二
灰皮及工艺痕迹观察图三
灰皮及工艺痕迹观察图四
第一、这件玉冠饰是人工做色,通过化工染料浸染仿造出土古玉的沁色。从这件仿古玉的放大图可见,玉表疏松,小的绺裂遍布整件玉器,当玉器被放入色缸中时,染色剂很快就随着绺裂沁入玉器,绺裂处作为首先沁入的沁门,留下了明显较深的颜色,这件玉器整体上的染色较一致,不具备老玉入土后产生阴阳面,以及沁色丰富的现象。
第二、这件玉冠饰是氢氟酸做灰皮,对局部进行酸蚀,由于玉质本身疏松,玉表绺裂较重,所以酸蚀的程度略有差异,但是,造假的这种灰皮非常浮浅,仅在玉表,疏松的酸蚀较生硬,也玉质内部基本无过渡。再说,既然玉质已经疏松产生灰皮,肯定灰皮部位沁色更加丰富。这种情况,可以放在水里检验一下,如果真灰皮,在水里灰皮会消失,看见的是沁到玉里丰富的沁色,而赝品灰皮几乎不会消失。
一、二的特征之外,整件玉冠饰包浆浮浅,不统一。
第三,这件玉冠饰工痕也不对,从各个局部放大图可见,兽面纹的加工痕迹出现特别流畅而且均等的螺旋纹,是典型的高速、单向旋转造成的特点,不符合良渚文化时期的刻划工艺。特别是在阴线拐弯处,由于雕刻钻的倾斜,所以阴线会变粗,这也是单向雕刻工具造成的最大破绽。
而且,这件玉冠饰的孔洞与玉表的特征一致无包浆,不具备整体入土形成的特征。
综上所述,这件玉冠饰是伪造的良渚文化玉冠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