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2015-02-05 17:37:25)
标签:

玉人

古玉

阴线

特征

孔洞

分类: 伪古玉鉴别
        玉人,高约6.1cm,厚约2.3cm。
      玉人,一眼看去,包浆厚重,一面沁色钙化现象鲜明,很有一眼,极易蒙混古玉初学者,但是,这件玉人是一件伪古玉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仿造玉人正面图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仿造玉人反面图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仿造玉人左侧面图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仿造玉人右侧面图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仿造玉人顶面图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仿造玉人腿部观察图一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仿造玉人底面图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宽阴线内横向螺旋纹观察图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仿钙化表面放大观察图

       那么,这件玉器为什么说是伪造的呢?
       让我们从入土特征、加工工艺、器型和纹饰等方面解析这件玉器伪造的破绽吧!

       首先,辨识真假入土特征:上面两张放大图包浆和打磨等相当迷惑人,但是,请让我们仔细观察以下几张放大图吧。仿钙化部分是人为火烧而成,很浮浅,仅表面部分发白,而加工阴线的底部露出玉质。真正的钙化是自里而外通体钙化,阴线内部与外表一致。当然,再加上利用老浆料,沁色等特征就很自然,很迷惑人了。看下图的阴线加工,底部痕迹连续无间断,明显是单方向高速旋转工具一次加工而成。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长阴线底部无起、落砣接砣痕迹观察图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左眼放大观察图   沁色为老料中带有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右眼放大观察图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顶部系孔放大观察图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勾云纹观察图1

伪古玉鉴别——伪造古玉人
勾云纹观察图2

       其次,辨识古玉加工痕迹与现代伪古玉加工痕迹的差异:
       1、从放大图上观察,长阴线的底部无起砣、落砣、接砣的痕迹;阴线底部痕迹长、砣痕均匀;宽阴线的边缘打磨圆润,包浆也就显得厚重,此玉人的伪造加工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啊!
       2、再看玉人的眼部放大图,眼部加工痕迹“生”、“干”,无包浆;眼部圆形周正,深浅统一无偏,旋痕一致。显然机械工艺加工的痕迹。
       3、有的古玉爱好者看到勾云纹观察图,阴线可见接砣和扫把尾现象,便一眼断定为真古玉,这种判定是武断的、错误的!虽然有模仿古代砣加工的方式,但是,仔细观察分析来,一则这种似钙化白化的特征被阴线破坏,不符合先工艺后入土特征,阴线内外一致的特点;二则勾云纹虽然想按照古代砣工砣制,也出现“扫把尾”的现象,但是从阴线加工的底部还可以看出现代快速、单向旋转的工具留下的转弯痕迹,以及砣痕长短不均等的现象;再者,阴线和平面的夹角过于尖锐,也不具备古代双向慢砣磨损造成的痕迹特点。
       4、从孔洞放大图观察,孔洞内壁旋痕细密均匀,内壁深处与浅处一致,没有古代反复研磨出现的过渡现象,且玉表的白化现象,在孔洞内嘎然而止,孔洞内外入土特征不统一。而出土古玉应当包浆、白化等入土特征内外一致、过渡自然;孔洞内壁深处的旋痕较浅处的鲜明。

       出土古玉从科学地、逻辑的角度看,先工艺,后入土特征,所以入土特征应当遍布整件玉器,孔洞、阴线内外统一。此件玉人,不符合出土古玉的工艺在先、入土特征在后的先后关系。基本否定了这件玉人是古玉,新仿的可能性极大。

       再次,辨识器型和纹饰是否符合年代特征,来印证伪造。玉人有:水滴眼、云纹耳、服饰束带、帽饰、似跪似坐等器型和纹饰特征均表现出年代混乱,单从器型和纹饰就无法判定年代。

       最后,就玉人的其他特点进一步佐证。玉人光感较强,包浆不够厚重;沁色虽深入肌理,但根据上述分析,这只能算得上是老浆料新做。

       综上所述,此玉人为老浆料新做仿古玉人。

       通过以上解析,望古玉爱好者们深入学习,切不可以点带面、以管窥天,以某一点断新老,混淆知识,花冤枉钱。鉴定玉器新老,应当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综合地、科学地、辩证地分析,采用“出土古玉鉴定四步曲”的方法,按照先后主次依次鉴定分析,合理判断,这才是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