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性的力量

(2013-08-20 13:16:09)
标签:

时代肖像

女性主义

介入生活

艺术观点

灵魂

文化

分类: 并非低级的艺术

女性的力量

 



女性的力量

崔岫闻的摄影作品<天使>

在当代艺术家这一群体中,女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介入力度似乎大大超过传统艺术领域里的女画家,她们一方面不愿强调自己的性别,另一方面却又巧妙利用性别优势与特点,展现女性主义的立场和艺术特质。她们知道自己身在中国,身在初级阶段,身在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社会转型期,无处可逃的地位甚至风雨兼程的义务。但是另一方面,她们对现实的介入也可能是温情的,带着母性的慈爱,散发出女性的情感光辉。在对媒体的交往中,她们常常表现出天然的警觉,不希望被人视作优雅与闲适,当然更非高贵与富有,也不希望被笼罩在刺眼的聚光灯下。正在进行中的《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大展上,我们应该对女性艺术家致以注目礼,并感受她们的思想锐度与艺术含量。

喻红是刘小东的太太,这对夫妻在艺术圈中是值得秀一把恩爱的典范,但她有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创作谱系,喻红的作品《1978年·12岁·和全家人在一起》,是画家自画像《目击成长》系列中的主要部分,画家每年结合社会事件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一边是官方发布的照片或人民日报的头版,另一边就是她本人的肖像。喻红将自己的成长历史作为参照,展示个人与家庭的生活变迁,其中嵌入我们的共同经历与故事。有一幅画甚至坦露了她怀孕后的裸体形象,表达一个将为母亲的女性的喜悦与忧虑。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评论说:“通过这个结构,我们不难看到国家政治与个人生活二者互为主体又相互纠葛的张力关系。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个人价值的确立——这是一代人的历史经历与人的命运。”这组作品是策展人李旭赶在美国某机构商借前,接到喻红电话后赶到她家中“抢”出来的。

 

女性的力量

喻红的作品《1978年·12岁·和全家人在一起》

 

姜杰此次有一件题为《向前进,向前进》的雕塑作品可能会引起观众的感动,她将上千双破旧的芭蕾舞鞋做成一个圆椎状的物件,看上去像一只紧张踮起的足尖,旁边墙上的录像不断播放一群中年妇女在舞房里练舞的影像。她们年轻时或许都怀有足尖飞扬的梦想,但由于社会角色、身份及客观环境的缘故,一直未能如愿,而且岁月无情地摧残了她们的身体与容颜。退休后,她们获得了可能,重拾梦想,希望圆一个少女梦。当然,梦想越是美好,现实越显出它的残酷性。通过这些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代雕塑中“场域”的概念正在替换过去一般意义上“空间”的概念。

 

女性的力量

姜杰的雕塑作品<向前进,向前进>

 

女性的力量

向京的雕塑作品<平凡人>,此件作品已为刘益谦收藏,平时放在龙美术馆内

 

崔岫闻被誉为具有两条风格线索的当代艺术家,一条是观察,痴迷于生活的材料,包括美和丑陋。另一条是创造,让着迷的东西复活。在本次大展中,她有多件作品呈现,但每一件都体现出她的观察力和介入生活的力度。《天界》是对一组照片的拼接,以《最后的晚餐》为摹本,由一位外表天真的戴红领巾的女学生为肖像原素,展现“耶稣与十二位门徒”面对生死的考验,忠诚还是出卖——这是延续两千年的道德与文化母题,由此折射出当今中国教育的道德缺失。另一件是录像《Lady’s卫生间》,崔岫闻经过化装潜入某夜总会,在卫生间里假装化妆,偷偷摄下小姐们在短暂的休息时的情景。回归女儿、妻子、情人、或母亲的身份后的这些小姐,在她们手机通话的内容中,不乏对亲人的嘱咐和对生活与命运的叹息,以及对客人的诅咒等。真诚的感情与放纵的话语构成了矛盾,生活愿景与现实苦恼构形成了冲突,真实地反映了灯红酒绿之间的生存现实。

年轻一代的女性艺术家在体现女性优势方面也是怀有自觉意识的。比如七零后的陈可,在《一年一次的蓝色火焰》中以十分夸张的少女形象怀念自己的青春,激活观众的集体记忆,但真正的意图恐怕并不止此,她的作品有一种内在的神秘主义气质,在唯美形式的包装下,表达的是年轻人的困顿、挫折、伤害、愤怒、讥讽等负面情绪。她的画其实是一次无目的灵魂放逐。

 

女性的力量

陈可的油画《一年一次的蓝色火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汉字归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