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厨艺冰沙刨冰有洞的勺子用筷子吃西餐 |
分类: 非腐败吃喝 |
沙沙冰沙
天气凉快了吗?是的,简直要把人的头皮烧焦的骄阳总算跟我们拜拜了,但是如果你跟朋友就餐的饭店正好有冰沙供应,怕是无法抵挡这个诱惑的。来一份吧,我们要红豆沙的。如果在座有两三个酷爱甜食的美眉,那可热闹了,让她们讨论去吧,男士可笃悠悠地去门外抽一支烟再回来。
在开胃小菜、黑椒牛粒、菠萝虾仁、封煎银鳕鱼、马拉盏、台湾手抓拼之后,冰沙在一片喝彩声中姗姗而至。冰沙在玻璃盆里堆得很高很高,努力满足人们的贪欲,它色彩鲜艳,冰清玉洁,闪烁着冰雪与热带水果的光芒,在七手八脚削蚀它的时候,甜蜜而芳芬的粒粒冰屑先在口中渐次爆炸,然后不等你作出丝毫的留恋就滑入咽喉要道,那种直透肺腑的凉爽,让我们精神振奋,眼睛发亮,在这之前下肚的所有美食就显得肮脏不堪了。
与菜肴相比,冰沙并不贵,这也是大家喜欢它的理由。它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光照人间,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使一顿朋友间的聚餐充满了游戏精神。
冰沙让我想起了童年吃过的一种冷饮,对,你也想起来了,它就是刨冰。
刨冰是这样制作的:一块边长二十厘米左右,厚六七厘米的食用冰,放在机器的不锈钢平板上,平板有一道口子,安装了一把锋利的钢刀,刀刃朝上露出平面一毫米的样子。然后,操作机器的女孩子——一般都是饮食店里的女学徒来完成这道卫生要求较高的工序,将机器上方的一块圆盘压下来,圆盘下有几颗钉子,死死钉住冰块,等马达转动起来,沙沙的声音中,冰块就被一层层地刨下来,细如雪霜,非常可爱,下面有一只脸盆接住。
另一个女孩子将冰雪装在一个茶杯里,再一覆,蜕出一个圆柱状的雪球,盖在一个玻璃杯上,玻璃杯事先已经加了赤豆汤,这就是风行一时、人见人爱的刨冰了。
记得一杯刨冰卖一角五分。除了赤豆刨冰,还有桔子刨冰——后者是用桔子粉调和的,香精、糖精和色素的混合物。那种玻璃杯外表有蜂窝状的花纹,上海人家一般用来做漱口杯,但它予人一种结实的感觉。
我们顶着毒日头一路走到西藏路大世界对面的沁园春吃一杯刨冰,然后再走回来,又是一身臭汗。但心里非常满足。
搞笑的是勺子,铝质的长柄勺子,在勺子底部钻一个洞。据说,上海人吃了刨冰就喜欢将这种小勺子顺手牵羊带回去,一杯刨冰赚你们多少钱啊,带走一把勺子,店家就要蚀本了。于是想出这么个绝招来。于是,人们在吃刨冰时,甜蜜的汁水总会滴滴嗒嗒地漏下来,于是就骂想出这个办法的人是没有屁眼的。
一把小勺子没几个钱,拿回去并不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但就有贪小便宜的人喜欢这样做,他以为如此一来,就不吃亏了。勺子有洞,是上海人的耻辱。现在富起来的上海人,不应该忘记这把勺子。
后来,上海恢复西餐供应,上海的老克勒奔走相告,红房子、天鹅阁、德大的生意奇好,但西餐馆里的刀叉损耗也相当严重。后来西餐馆索性取消刀叉,改用毛竹筷子。我亲眼看到两个老外叽哩呱啦地跟服务员要刀叉,但服务员回答很生硬:只有筷子!一老外不会用筷子,筷子一挑,一块配牛排的土豆翻身跳到地上,老外气得嚎叫,声音一直传到窗外,引得中国人哈哈大笑。这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