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像煞有介事地生活 |
玉河飙歌
在丽江的玉河两边,开起了许多酒吧。这个古镇之所以被人们称作“小资天堂”,很大程度上就缘于这些酒吧。上海人去丽江,若是错过这个地方,会被人笑的。
这些老房子改建的酒吧底楼昏暗,门口用枯瘦出筋而且乌漆墨黑的老木头搭出夸张的景致,二楼有很宽敞的豁口而不设窗门,因为丽江的冬天本来就不冷,所以乐得敞开胸怀。但临水的露天座位最受人欢迎,盆栽鲜花在周围簇拥出一个不败的春天。白天,酒吧客人不多,夜幕四合时分,红灯笼一亮,酒吧就开始骚动起来。
这边的酒吧聚了一帮青年人,咬去塞子的啤酒瓶一溜排开,下酒菜就是花生米或炸薯条,他们或许刚刚结识,来不及交换名片,或许根本就不在乎对方从何而来,要紧的是这一夜的疯狂。玉河对面的那一伙时髦男女也撇下了吃到一半的牦牛火锅,将刚买来的纳西头巾扎扎紧,站在门口开唱了:“唱山歌嗳,这边唱来那边和……” 只须一个开头,紧接着就是齐整的喊叫:“呀索,呀索,呀呀索!”
这边立马响应:“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呀索,呀索,呀呀索!”
几十个来回难见分晓,“呀索”之声则越见疯狂。所谓“呀索”,在藏语中有加油或赞美的意思,小资游客都不会放弃朝拜香格里拉,从藏民那里学来,为对歌煞脚鼓劲,到后来还会加一个拖长了音调的字:耶!然后猛烈跺脚。
我和太太为歌声吸引,一头扎进沸腾的酒吧,要了酒菜。一杯灌尽,太太就一起呀索去了。
形势越发紧张,那边在戏谑:“亲爱的,你张张嘴,当心苍蝇掉进你的嘴……呀索,呀索,呀呀索!”这边马上回敬:“啊朋友,投降,啊朋友,投降……呀索,呀索,呀呀索!”如果对方阵脚一乱,这边再擂响三通战鼓,有节奏地高喊:“对面的朋友认输吧,回家洗洗睡了吧!”楼上楼下一起使劲跺脚,老屋一阵颤动,纸灯罩摇摇晃晃,纷纷落下的灰尘也掉进我的酒杯。
等所有流行的、过时的、主流和非主流的,包括小时候唱的“我爱北京天安门”也都搜索完毕,嗓子哑了,酒瓶空了,双方也有真想“回家洗洗睡了吧”。不行,又有好几拨游客从桥头那边潮水般涌来。于是添酒加菜,开始新一轮对歌,“呀索”之声较前番更加粗犷率性。酒吧老板娘在账台后面偷笑,催促紧着上菜。
身穿“七星披月”纳西服装的服务小姐也会在双方喘息时站到门口石阶上“挑动群众斗群众”,于是新一轮高潮掀起了。
丽江的酒吧,除了酒,其实没什么嚼头,所谓纳西特色,就是一个辣字。四五串烤羊肉,二十五元,三条烤鲫鱼,三十五元。如果你要一个临街的座位,得过它的消费设限。但它们肯定是全中国生意最火的酒吧。
玉河流经四方街的这一段宽不过两米,也不深,清澈见底,涨满了呀索的嚎叫。为了一夜疯狂,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它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