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沈嘉禄1001
沈嘉禄1001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363
  • 关注人气:2,4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鲁班好榜样

(2007-01-07 17:10:00)
分类: 像煞有介事地生活

学习鲁班好榜样

沈嘉禄

上海男人是很顾家的,倘若再掌握一两门手艺,就把寒素的日子过得体面些。这个道理没人跟我讲,但耳闻目染的成长过程,使在我踏进中学校门后就好像突然明白了。那时候,正遇上风起云涌、物资紧缺的年头,我哥哥在外地工作,成家前想置一套上海产的家具,我与父亲套着棉大衣在路边排队过夜的情景刻骨铭心。大约是受此刺激吧,后来我就试着自己做家具,也没人教,凭一点小聪明瞎鼓捣,第一件作品倒也有鼻子有眼。那是一个床头柜,到今天还在用呢,没散架。尝到了甜头,我就接着做书柜、方桌、方凳等。那会流行捷克式,我照着猫儿画老虎,居然也有三分像了。毕业后当学徒,手插兜里抖那几个子儿,心思更活了,瞅着家里的那几件破玩意儿,就想帮它们脱胎换骨,春风再度。扁铅笔夹在耳朵上,锯子紧紧上了手,就很有点小木匠的腔调了。

那时候也真是穷得叮当响,木料供应要凭户口簿,限量供应,尴尬时还把亲戚家的额度用了。记得有一次跑到浦东塘桥去买,那几块壳子板 两米多长,公交车不让上,我就一路扛回家,大雨浇得我像一只落汤鸡,心里可是热乎乎的。工具也是很贵啊,偶尔向朋友借几件还可以,次数多了人家也不乐意。那就自己做吧,选几段好料,先后做成了锯子、边刨、槽刨、直角尺等,还挺好使的。

就这样,我先后做成了四个书柜、两张书桌、两个床头柜、两张餐桌、两副床架,至少小板凳之类的就不好意思表功啦。后来上海流行做沙发,因为手上有老茧,我在路边站着看了几分钟,架子怎么敲,弹簧怎么扎,棕丝怎么铺,边角怎么撬,心里就有底了。短短两三年里一口气做成了五六对沙发,都是帮亲戚朋友做的,连茶几、沙发套在内,一手包圆了。

中国的家具制作讲究卯榫结构,我就是从凿榫眼开始练童子功的。现在的家具用复合板、胶水、金属联接件和塑料薄膜,光鲜是光鲜了,但用不了几年准露馅,更别说像老红木家具那样传诸子孙啦。所幸仿古家具这几年行情比较火,传统木工的手艺靠这个产品得以勉强传承,鲁班爷若是有灵,应含笑于九泉吧。

前几年我家装修新房那会,装潢公司的木匠想欺我“鸡屎分子”手无缚鸡之力,我画一张图纸过去,他不得不刮目相看。但又想偷懒,我也不跟他多说,操起一根料,锯了一个四十五度角给他瞧瞧,他拿尺一量,分毫不差。告诉你吧,兄弟,我也是劳动人民,吃过萝卜干饭的。

直到今天,我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看到家具,老毛病就会犯——打量它的结构与材质,好几次人家以为我是个收旧货的呢。嗳,别说我傻,如今的小青年玩游戏机是一把好手,但交一枚钉子在他手里,就要他好看啦。

拿不起榔头,算什么男子汉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