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基本上是全国通用。而作为菜品,葱拌豆腐更是全民普及、人人喜欢。在具体的做法上,更是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
做这道平常得不能再平常、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的葱拌豆腐,除了豆腐和葱花主料内容不变以外,其调料和形式有用酱油拌食的、有用大酱拌和的、有用撒盐解决的;有用芝麻香油的、有用豆油或花生油的、还有用橄榄油调和的等等,不一而足。
我小的时候在黑龙江,妈妈都是把刚刚买回来冒着热气的新鲜豆腐,改刀为小块,然后撒咸盐花儿、小葱花和凉的豆油拌和在一起,那是十分亲切和浓郁的纯朴农家美味,至今仍念念不忘……
今日早晨妻又在三环菜市场附近的早市碰到卖农家老豆腐的了,我把那一大块白玉般散发着浓浓的馥馥郁郁豆香的食材泡在水里放到冰箱内冷藏,午餐就可以有得呔了。
中午回家把豆腐拿出来,切成小块。
将其放入开水锅内汆烫,捞出控净水分、晾凉待用。
不过,现在咱物质丰富了、营养知识多了,口味需求也越高了,所以这传统菜也不能再一味仅仅拿“咸盐花儿”和小葱段打发了。因为咱有好多好的辅料填充和配搭呀,更何况与时俱进,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主旋律嘛。
今中午妻回来得比平日早了些许,这样便有了不用分派的自然分工,我得以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琢磨这创新的“课题”。
首先,准备葱花,把传统的底儿打牢。
其次,再准备大约5mmX5mmX5mm的洋葱丁、胡萝卜丁和黄瓜丁,做足创新的文章(素材)。
豆腐彻底晾凉后,就可以拌和调料了。
依然是“简单烹调”的理念和手法。把葱花和洋葱丁、胡萝卜丁和黄瓜丁和熟芝麻粒、盐(适量)、酱油(不超过1汤匙)、芝麻香油、香菜和豆腐一起拌匀即可(瞅准了,我可没有味精或鸡精加啊,坚决杜绝食用啊)。
看看、尝尝,味道和色彩俱佳,可谓双美并具。
而最具价值的是扩展了营养范围、增加了新的营养内容,更增益了鲜滋辣味的体验……把豆腐的单调变为丰富的和弦甚至于协奏。
当然了,尽管这决然够不上交响的气派,但视为协奏曲,也是十分恰当的,岂愉悦感官、滋补身心的功效可不就和听美妙的协奏曲一样,有同工之妙啊。 
“席间”,妻满含真诚地对儿子说:“你爸做的豆腐太好吃了啊”云云,我听了很是受用。
颖韬始突然悟得:
再简单平常的事物,也需要有最真挚的热情投入和最认真的心智倾注啊。
实际上最简单的也许是最难做的、甚至是最复杂的。而传统、程式化或约定俗成、乃至一成不变的东西,加以改良、甚或创新,才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才会永远与时俱进……
万物同理,岂独美食例外?
补遗:
纯粹的个人体会 权做 温馨小贴士:
超市或豆腐店卖的新法豆腐,味道欠佳,不宜这样食用。
这样说,不是给做豆腐的农民做广告啊(话又说回来了,干嘛不给农民的老豆腐做做广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