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励志创业股市人物人生企业管理社会分享平台热门话题教育新闻成功文化 |
分类: 管理 |
这是一个HR的命题。
企业HR部门的招聘,摆明了是要“相马”,所有的企业都想着要最少的投资,招最好的人才。同样的工资标准,找不找得到优秀的人才,除了运气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相马”了。于是企业期望着有一个“伯乐”,会相千里马,把最好的人才网罗到自己的企业中来。
好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会说?会做?好像都不是,最好兼而有之。能说还好鉴别,能做,如何鉴别呢?于是乎,“相马”的结果是把一些会说的人才招聘了进来。没有办法,有一些大企业开始不相信“相马”,比如海尔、华为等著名的企业都提出了“赛马不相马”的人才观。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去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并维持这个机制健康持久的运行。这种人才机制应该给每个人相同的竞争机会,把静态变为动态,把相马变为赛马,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质,并且每个层次的人才都应接受监督,压力与动力并存,方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这是所有的成熟企业都必将跨出的一步。联想的柳传志也提出“用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瞎子背瘸子”等人才观,意味着企业的用人走向了成熟。
不过,纵观中国的民营企业,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市场经济,大多数企业还远远没有成熟,在没有办法赛马的情况下,还是要“相马”,用能人的治理方式管理企业。可“相马”的结果,往往就是招错了人的。
在我们咨询的企业中,有一家民企,通过招聘引进了一位营销总监,这位营销总监一进入企业,就把企业全盘否定,惹怒了许多中高层经理们,差点就要全员辞职!幸亏董事长以他的人格魅力平息了这场冲突。为了支持这位营销总监的工作,董事长动用了太多的资源,从人员到资金,从时间到精力,几乎是全力以赴。一年后,这位经理人给企业花掉几千万,并亲自招聘进来几十名营销人员,但除了给公司留下了混乱的局面,没有任何结果。同时,这位总监还给董事长的案几上堆上了很厚的一摞文案!
在没有“赛马”的机制下,不会“相马”,是非常危险的。当我们进入企业之后,启用“相马”的工具——GFT理论,识别出此人属于理想、理论型的人才,但是执行力不够,营销总监这个职位并不适合他。根据我们对企业现存人才的盘点,建议企业选用了另外一位副总,很快就做出了业绩。
GFT理论认为人人都是人才,虽“相马”却不选千里马,而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只有这样,人才才会发挥作用,不然,即使是千里马,放错了地方也是一匹“劣等马”!
我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