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自芬兰的浪漫

(2007-02-19 00:53:38)

                                   http://www.gk-design.co.jp/jfda/symposium/4th/image/KUKKAPUR.jpg

       以我来看,室内用品总是分为实用类型和装饰类型两大范畴,好多年前,去故宫博物馆看珍宝收藏,那些满镶珠宝的纯金碗、盘总是让我纳闷:皇帝真是拿它们来吃饭吗?不太沉啦?后来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皇家博物馆看他们的藏品,也有同样的想法。其实,这些产品是室内第三范畴的东西,就是以实用的形式,但是其功能确是陈设。不过,为贵族、皇室、富人用的这类产品的设计,总是采用堆砌的设计方法,私下讲讲:很艳俗,如果说白了,基本就是恶俗了。

 

中国人对于家居用品,其实很有自己的立场的,文人雅士称为“雅”的东西,肯定不是这类堆砌装饰、炫耀财富的设计,而是简单、含蓄、优雅的。其实,要做到这个目的,纯摆设品比较容易,而具有功能性,同时又具有艺术品味的实用品就比较难了。我们看宜兴的紫沙壶,好的那些就是两者兼并,看似容易,其实真是要做到好用、好看、经得起推敲,可是难得很。附庸风雅容易,真正风雅就难了。

 

去年去赫尔辛基公干,在那里呆了好几天,看了好多极为杰出的芬兰室内、家居用品设计,真是有点惊艳的感觉,芬兰设计师对于功能和审美把握尺度的准确,我看在全世界也属于一流的。

 

芬兰这个国家应该说资源并不丰富,森林的木材自然是资源,但是国家保护森林,开伐量有限,矿藏不多,天气寒冷,加上交通不便,因此,真正的资源还是人。一方面从高科技开发走,方才600万人的一个国家,有全世界最大的手机和通讯设备公司诺基亚,不是偶然的,另外一方面就是朝好的家居设计方向发展,他们有世界上最好的设计师,芬兰顶级的家居用品、室内设计师之多,如果和总人口来比,其比例之高,要高于我们几百倍之上,实在惊人。不用说在设计博物馆里面看的那些美轮美奂的室内、家居产品,玻璃杯啊、陶罐啊、家具等等,就是在一般的百货公司里面买的塑料用品、普通的厨房用品、普通的工具,也一般设计得很脱俗,很卓越。

 

芬兰有自己的现代设计传统,开始于现代建筑和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图( Alvar Aalto),他在1920年代设计的用蒸汽弯曲的桦木椅子,到现在还是被视为世界座椅的现代经典,好多知识分子用它来表示自己的设计品味,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家居设计师库卡波罗(Yrjo Kukkapuro),他的作品也是一直被视为顶级经典的。阿图的妻子艾诺.阿图(Aino Aalto,1894-1949)也是一个极为突出的精彩家居设计大师,她设计出非常杰出的椅子,非常漂亮的玻璃器皿,到现在还在市上可以买到,经典作品进入平常百姓生活,而不仅仅圄于博物馆,是芬兰家居设计的一绝。还有艾罗.阿尼奥( Eero Aarnio, 1932-),他设计的那些绝妙的好像鸡蛋壳一样的座椅——半球椅子、气泡椅子、Asko 椅子,也都是家居设计中不可不提的精品。乌科.埃斯科林-努米斯奈米( Vuokko Eskolin-Nurmeniemi, 1930)设计那些好像的跳舞的花纹那样的纺织品和服装的,贝特.加德博格(Bertel Gardberg, 1916-)设计的各种家居使用的金属器皿,玻璃器皿大师戈兰.霍格尔(Goran Hongell, 1902-1973)设计的那些美得你简直觉得爱不释手的玻璃器具,沙拉.霍皮亚( Saara Hopea, 1925-1984)设计的那些色彩绚丽的玻璃杯, 纺织品设计大师麦雅.伊索拉( Maija Isola, 1927-2001)设计的室内纺织品,好像窗帘、椅垫、围裙、手提袋等等,色彩那么灿烂、鲜艳而协调,在任何一个北欧机场礼品店、博物馆的小卖部都看得到,还有设计那些具有强烈民间风趣的陶瓷的比格尔.卡皮安宁(Birger Kaipianen,1915-1988),虽然是新秀、但是却大气磅礴的玻璃器皿和产品设计家斯提芬.林德佛斯( Stefan Lindfors, 1962-),1984年在中国去世的灯具设计大师伊基.努米(Yki Nummi, 1925-1984),室内用品设计大师安提.努米斯涅米(Antti Nurmesniemi,1927-),设计出精妙绝伦的玻璃器皿的女设计师克图.努米宁( Kerttu Nurminen, 1945-)和她的先驱人之一的贡涅.尼曼( Gunnel Nyman, 1909-1948),家具设计新秀提莫.萨里(Timo Salli , 1963),当代家具大师托马斯.桑德尔( Thomas Sandell,1959),玻璃器皿大师提莫.萨帕涅瓦( Timo Sarpaneva, 1926-),家居用品设计家南妮.麦克尼( Nanny Still Mckinney, 1926),家具设计新秀依卡.苏潘宁( Ilkka Supanen, 1968),家具设计大师伊玛里.塔皮奥瓦拉( Ilmari Tapiovaara,1914-1999),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首饰设计大师比约翰.维克斯多姆( Bjorn Weckstrom, 1935),顶级玻璃器皿设计大师塔皮奥.维卡拉( Tapio Wirkkala, 1915-1985),等等,这些人当中,最杰出的一批都是在20、30年代出生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好多都已经去世了。我在1990年初期来北欧的时候,还有好像人健在,这次来已经走了好多个。

 

       一个国家设计力量的强大与否,其实是总体文化、教养水平的反射。如果在一个地方你看到大部分的设计是艳俗的、堆砌的,这个国家的总体文化和教养还处在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如果你见到芬兰这样的家居设计水平,你不用调查就离开可以知道:这是一个高文化、高品味的成熟国家,不信你对比一下在韩国和在芬兰的感觉?立见高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国年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