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习作:《母子平安》(3-4)
(2015-10-07 21:39:46)
标签:
育儿 |
分类: 小说或者有关小说 |
母子平安(3—4)
《北京文学 中篇小说月报》2015年第9期转载
《小说月报 中篇小说专号》2015年增刊4期
周海亮
3
最初的二十多天,叶芳与小潘相处得非常融洽。叶芳甚至翻出几件衣服送给小潘,那些衣服有的她只穿过一水,有的根本没有穿过。小潘穿上叶芳的衣服,陪叶芳散步,教叶芳弹钢琴,陪叶芳聊天,两个人亲密得就像姐妹。
有了小潘的悉心照料,林涛放心地去了一趟贵州并谈成一笔生意。他在夜里八点钟回到家,小潘已经睡下。林涛去厨房煮面,叶芳跟进来,说:“把小潘喊起来吧。”
林涛说:“让她休息吧,我自己来。”
“哪有八点就休息的保姆?”叶芳冷下脸,“煮碗面能耽误多长时间?”
林涛发现似乎有些不对劲。
果然,叶芳告诉林涛,前几天小潘买了一个痰盂,放在她的房间。叶芳跟她说,痰盂多脏啊!有痰去洗手间,几步的事情。小潘说,多年的习惯了,他们祖祖辈辈都这样。“想到家里有个脏兮兮的痰盂我就恶心。”说着叶芳又恶心起来,跑进洗手间,“哇呜哇呜”地干呕。一会儿出来,说:“明知我妊娠反应强烈。”
“小题大做了吧?”林涛说,“多年的习惯不好改,你理解一下。就像你,从乡下来城里这么多年,还不是喜欢光着身子睡觉?”
叶芳白林涛一眼。林涛凑近她,讨好地说:“宝宝这几天长大了吧?”
“还有,我发现小潘偷嘴。”叶芳说。
“偷嘴?”
“大前天的晚饭,她烧了六个油焖大虾,我俩每人吃两个,还剩两个。半夜醒来我有点饿,去冰箱找,大虾早没影了。早晨我问她,你把剩下的大虾吃了?她说,夜里肚子饿,没多想。又说,如果知道我要吃,打死也会给我留着。涛子你说,她又不是孕妇,吃点什么不能对付一下?明知大虾是给我买的……”
“你没这么小气吧?”林涛说,“为点剩菜生气,不值当。”
“那就说点值当的给你听。”叶芳说,“昨天我们去超市买了些小鲍鱼,回来塞进冰箱。傍晚我独自出去散步,回来时,见小潘恰好从冰箱里往外拿鲍鱼,说要给我做葱油鲍鱼。可是我总是觉得鲍鱼的量不太对,偷偷去垃圾筒里翻,你猜怎么着?我翻出三个鲍鱼壳!”
“她趁你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三个鲍鱼?”
“这就过分了,是不是?先偷做三个自己吃了,见我回来,马上装成从冰箱里往外拿的样子。大虾是剩菜,鲍鱼呢?这跟偷有什么区别?”
“你跟她说了?”
“没有。不过我挺生气。”
小潘的做法的确有些过分。叶芳有孕在身,林涛不希望她生气。
林涛安慰叶芳几句,说她也许错怪了小潘。比如小潘只是试试鲍鱼的做法,比如她只是吃了三个不太新鲜的。就算没有错怪她,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错误,他明天找个机会跟小潘说说就是。
第二天中午,林涛去小潘的房间里坐了一会儿。他们先是聊起小潘的女儿,小潘说女儿在老家,母亲帮着照顾。又聊起小潘的丈夫,小潘说丈夫也在缨城,给一个建筑队开塔吊。不过现在天气冷了,建筑队停工,他只能帮他们看工地,管一日三餐,每天五十块钱。林涛觉得五十块钱太少,小潘笑笑说:“要是回老家,一分钱也没有。”问小潘当初退学是不是因为家境困难,小潘说:“说来话长,以后再说吧。”又说她知道叶姐不喜欢痰盂,只是她习惯难改。再给她半个月时间,她肯定会扔掉痰盂。
“痰盂不是问题。”林涛搓搓手,“以后,你想吃什么,跟我和你姐说就是了。”
小潘有点发懵。
林涛说:“比如买菜,可以适当多买一点。你姐心眼小,买少了,担心不够吃……多花点钱不怕,比如鲍鱼什么的……”
小潘的表情,变得极不自然。
林涛没有紧追不舍。又与小潘聊了些别的,林涛借口有些困,回到卧室。
“我心眼小?”见林涛进来,叶芳放下手机。手机屏幕上,一个蜷缩的可爱胎儿。
“你偷听了?”林涛笑笑说,“提醒一下就行,小潘不是不懂事理的人。”
叶芳没有再计较。她说她得睡一会儿,她和宝宝都困了。“下午王姐约我去逛街。”她说,“你说我是不是该顺便买几套孕妇服?”
林涛去客厅喝水,听见小潘在房间里打电话,又似乎传来抽泣声。他开始不忍,认为刚才也许有点过分。想进去看看,门口站了一会儿,终是算了。
下午王姐临时有事情,叶芳没有出门。她先跟小潘学了一会儿钢琴,又和她挤在沙发上看电视剧,看到煽情处,两个女人一起抹泪。后来小潘接了个电话,说她老公傍晚时会过来看她,顺便给她捎点东西。黄昏时小潘正剁排骨,手机又响起来。小潘对叶芳说她得下楼一趟,叶芳说你让他进屋坐啊,顺便在这里吃晚饭。小潘在围裙上擦擦手,说:“他脸皮薄,见不得生人。我们只说几句话,很快。”
小潘和她男人站在一棵芙蓉树下说话。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最后,她男人干脆上前,亲昵地拉了拉小潘的手,又在她的腰间摸了一下。小潘一惊,跳开很远,似乎摸她的不是她男人,而是一个流氓。小潘抬头往窗口看,林涛和叶芳鼓起了掌。
林涛和叶芳都注意到,小潘的丈夫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小潘抱两个纸箱上楼,脸蛋红扑扑的,不知是累的还是羞的。林涛问她提了什么,小潘说:“牛奶。”林涛愣了愣:“家里不是有牛奶吗?”小潘笑笑说:“哪能光喝姐的?”林涛看看叶芳,叶芳的脸比小潘的还红。
随后那段时间,小潘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保姆。家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叶芳被她养得又白又胖。没事时,她或与叶芳出去散步,或与叶芳挤在沙发上看电视,或教叶芳弹钢琴,或与叶芳聊天打闹……最让林涛开心的是,小潘常常上网查询孕妇注意事项,然后不厌其烦地讲给叶芳听。林涛与叶芳商量了一下,决定从第三个月起,给小潘涨一千块钱的工资。
叶芳去做“唐氏筛查”那天,正赶上林涛要见一个重要客户。小潘主动请缨陪叶芳去医院,又安慰她说这跟走过场差不多。“做不做都行,做了无非图个安心。”她的表情和语气,轻描淡写。结果需要在十五个工作日以后才能出来,医生留下叶芳的电话,说到时会电话告知。接下来就是等待,那段时间,虽谈不上度日如年,但叶芳每天都在惴惴不安。
“唐氏筛查”是筛查愚型儿的第一步,叶芳没法不担心。
天气越来越热,小潘却还穿着薄毛衣。不仅在外边穿,在家里也穿,甚至夜里去趟洗手间,也把自己包得像一只粽子。林涛说:“没事陪你姐去买两件孕妇装吧,顺便给你也买件单衣。”小潘说:“我不是舍不得钱,是从小就怕冷。”林涛给她递个眼色,小潘心领神会,说:“不过姐倒是需要孕妇装了。”整整一天,小潘陪叶芳去各个孕妇装专卖店,一口气买下五套孕妇装。回到家,叶芳一套一套穿给林涛看,问他漂不漂亮。林涛说:“漂亮得离谱。”夜里小潘把所有的孕妇装塞进洗衣机,洗干净,烘干,叠好,忙到很晚。林涛让她明天再弄,她说:“明天姐要穿呢。”她拿起一件比划着,问林涛:“漂亮吗?”林涛说:“漂亮得要死。”小潘就笑起来,跑到镜子前,扭来扭去地照。
半个月过去,医院没有打电话过来,叶芳和林涛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这时他们想应该去乡下看看林涛的父母,问小潘要不要一起去,小潘说:“我帮你们看家吧。”叶芳说:“要是夜里害怕,可以把你爱人叫过来。”小潘说:“叫他干什么?”叶芳说:“做个伴嘛!别折腾出太大动静就行。”小潘说:“去你的!”叶芳就笑起来。
那些天,叶芳的腹部已经微微隆起。她心情很好。
除了过年,叶芳和林涛很少去乡下。林涛的母亲身体很差,一年有半年抱病在床,父亲除了照顾她,基本做不成别的事情。当得知叶芳怀孕,母亲高兴了好一阵子,不仅病好了大半,还计划与父亲来缨城看她。岂料出发前夕她突患重感冒,待感冒好了一半,老毛病又一起杀将回来。电话倒是隔三差五地打,让林涛多照顾叶芳,让叶芳多休息,让他们别舍不得花钱,又说想叶芳了,白天想,梦里也想。这次终见到叶芳,她的病又一次好了大半。她让老伴杀掉三只刚刚长出鸡冠的小公鸡,炖一只,另两只让林涛带回去。她说剩下的小公鸡她要养到过年,那时孩子刚出生,叶芳更需要营养。
回来时,林涛扛着两个很大的编织袋。编织袋里装满蔬菜、干果和米面,叶芳说这些东西能吃到孩子读小学。火车上叶芳想给小潘打个电话,林涛说这么晚别打扰她了。“我回家给你烧菜,三菜一汤,保证不马虎。”林涛招来一辆出租车,说。
从后备箱往外搬东西的时候,林涛抬头看一眼窗口,见小潘竟还没睡。似乎她正在做什么操,又是晃肩膀又是摆胯,动作舒伸,节奏感很强。
突然林涛感觉小潘与叶芳挺像。到底哪里像,又说不准。
见林涛和叶芳回来,小潘带上口罩,撸起胳膊,扎进厨房,炒勺舞成风车。吃饭时林涛问她:“刚才在做减肥操?”小潘说:“这几天又胖了呢。”叶芳笑着说:“我看你不像在做减肥操,倒像孕妇操。”小潘吐吐舌头:“姐你看我现在多胖。”
不过几天不见,小潘胖了不少。收拾碗筷时,林涛盯着小潘的腰,觉得那腰比叶芳的还粗。躺在床上,翻着书,却集中不了精神。他突然觉得小潘有些蹊跷。去书房,打开窗户,抽掉两根烟,回忆小潘近来种种,他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了。
他差点把鼾声滚滚的叶芳推醒。
第二天林涛早早起床,他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小潘在厨房里忙碌:煎蛋饼、榨果汁、磨豆浆、切凉菜……然后,待小潘去街口奶吧买鲜奶回来,林涛在甬道上截住她。
“你怀孕了。”林涛对小潘说,“来我家之前,你就怀孕了。”
小潘看看林涛,低下眼,不说话。
林涛耐心地等她解释。
“别告诉姐。”许久后,小潘抬起头,说,“让我再多干几天……”
“怎么回事?”
小潘张张嘴,却没有说话。这时叶芳已经起床,正站在阳台上浇花。“你俩在谈恋爱吗?”她凑近窗口,喊,“还不回来吃饭?我可饿坏了。”
吃饭。林涛低着头,胸口像憋了一团火。他能猜到小潘有苦衷,但他不喜欢受人欺骗。他需要的是一个无微不至的保姆,而不是一个化妆成保姆的孕妇。哪怕这个孕妇再可怜。
吃完饭,小潘往厨房里收拾碗筷,叶芳半躺在沙发上看早间新闻。电视里出现一头露着白肚皮的母猪,叶芳快乐地笑了起来。这时电话响起,叶芳漫不经心地去接,刚说两句,就猛地坐起,再说两句,又猛地站起。她的表情慢慢变得惊悚,身体一点点僵硬。
“怎么了?”林涛一下子想起“唐氏筛查”。
“高危!”叶芳丢掉手机,泪如雨下,“高危!”
4
十五个工作日,其实是三个星期。之前叶芳和林涛之所以认为是半个月,不是他们缺乏常识,而是他们盲目乐观。
叶芳的“唐氏筛查”,高危。
千真万确。
叶芳彻底乱了方寸。
所谓“唐氏筛查”,是指通过化验血液来判断孕妇是否患有“唐氏症”。说白了,假如“唐氏筛查”是高危,孩子就极有可能是“唐氏儿”。“唐氏儿”或呆傻,或畸形,生活不能自理,患有各种先天性疾病,多不能活到成年。
叶芳的“高危”有多高?正常值应该低于1/270,叶芳的是1/52。什么意思?大约的意思是,像叶芳这样的孕妇中,每52个人,就有一个会怀上唐氏儿。
叶芳呆呆地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一手紧攥成拳,一手紧攥林涛。此时距他们离开诊室,已过去至少半个小时。
“医生不是说了吗?‘唐氏高危’并不代表怀上的就是‘唐氏儿’。”林涛安慰她说,“1/52不过是风险评估,不是最终诊断。风险评估你懂不懂?股市和楼市都有风险评估,但仍然会有人赚钱……世上任何事都有风险,有风险就会有风险评估。抽血也有风险,是不是?可能传染艾滋、乙肝甚至败血症,可是你听说过因为献血染上这些病的吗?所以不用怕……”
不说这些还好,说了,刚刚止住抽泣的叶芳再一次流下眼泪。
“你在自己吓唬自己。”小潘塞叶芳一瓶水,说,“高危并不可怕。我婶当初就是高危,并且是1/6。1/6!接近100%了是不是?当时她吓傻了,连堕胎的念头都有。可是到最后,仍然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孩子现在六岁了,身体很棒,力气大得很,从不感冒。一会儿回去,我给我婶打个电话,让她跟你说……”
这些话让叶芳突然变得好受一些。她想听到类似的话。她渴望这些有惊无险的经历。
“姐这样的年龄做‘唐筛’,肯定高危。很简单的道理,‘唐筛’是用你血液里的一些指标,配合孕期,再乘以你的年龄,得出的一个数据。打个比方,假如前面的数字是1,你的年龄是20,1乘以20,结果就是20;假如你的年龄是30,1乘以30,就等于30;你的年龄是40呢?也许这个公式不像我说的这么简单,却是这个道理。况且医院还有可能弄错,比如‘假阳性’,这并非没有可能。”小潘说,“就算咱们忽略掉年龄的因素,就算你真是那1/52,又能怎么样呢?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正好52张。现在我们假设红桃A就是‘唐氏症’,我把它插进去,洗牌,姐你能不能把红桃A准确地抽出来?能不能?不能,就不要害怕。”
叶芳不能。但不能不等于她不害怕。她几乎吓瘫。
回到家,林涛陪叶芳休息一会儿,起来时,小潘已经做好了午饭。饭菜依然丰盛可口,只是叶芳基本没怎么吃。小潘说:“姐还在担心?我现在就给我婶打个电话。”林涛忙说算了算了,说现在的问题不是盯着那1/52不放,而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接下来该怎么办?医生的建议是直接做“羊水穿刺”。这是国际上的惯常做法,准确率可达100%。但是“羊水穿刺”有风险,恰好前些日子林涛和叶芳刚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说台湾一个孕妇因做“羊水穿刺”感染身亡,叶芳更害怕了。她说不敢想像一个大针头扎进子宫是什么感觉。“就算我不怕,宝宝也会受到惊吓。”叶芳说,“他还那么小,凭什么让他受这样的苦?”说着话,再一次抹起眼泪。
他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无创DNA。“无创”与“唐筛”相似,抽点孕妇的血化验出各项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得出一个数值,然后根据这个数值进行判断。这办法虽然简单,可是准确率只是99%。医生告诉林涛,之所以不敢说是100%,是因为此项技术还没有应用到临床。“其实无限接近100%了,”医生说,“反正之前做过的从未出错。”然后他告诉林涛,因“无创DNA”尚未应用到临床,所以他们医院并没有资格来做,要做的话,只能将血液样本快递到上海的一个研究机构,那边再将结果快递回来。“上海那边会将最终结果提前短信告知,你们在收到短信一个星期以后,可以来我们院方取快递回来的报告单。”医生说,“说白了我们院方只为孕妇提供做‘无创’的机会,相当于一个中介机构。那个报告单也只是个参考……所有未应用到临床的检测都只能作为参考……哪怕它已经达到100%……”
林涛、叶芳和小潘权衡良久,终决定选择做“无创”。做“无创”之前,林涛特意找到他的朋友——已经退休的市立医院妇产科宋主任。宋主任问先前怎么不联系他,林涛说:“以为是例行检查,谁想到这么吓人?”他将要做“无创”的打算跟宋主任说了,宋主任说:“也行。”又说叶芳最初就该选择“无创”或者“羊穿”,而不是“唐筛”。“高龄产妇的唐筛结果肯定高危。”宋主任看着叶芳,说,“这是由计算公式决定的。”
上午小潘也这样说。这样的话,假如医生说在前,小潘说在后,效果就很一般;假如小潘说在前,医生说在后,效果就很好。特别是这个医生是林涛的朋友。恐惧面前,朋友总是令人信任,哪怕他说了错话或者谎话。
最终结果仍需等待十五个工作日。林涛和叶芳,还需要二十多天的煎熬。
饭后小潘打开电视,调到电视剧频道,喊叶芳一起看。叶芳过来,看了一会儿电视,吃了半个苹果,情绪慢慢变得稳定。这时林涛的母亲打电话过来,问她这几天怎么样,她说:“挺好的。能吃能睡。”母亲说她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叶芳生下一对龙凤胎,喜煞人呢!说完自己笑起来。母亲笑个不停,叶芳不好挂断电话,只好跟着笑了几声。虽然笑声是挤出来的,可是她毕竟笑了。她笑了,林涛稍有欣慰。
林涛很感激小潘。这件事情上,小潘表现得远比他镇定从容。当然小潘只是保姆,他才是叶芳的丈夫,小潘对叶芳和她肚子里的孩子的感情永远不能与他相比并论。但是他相信,假如小潘摊上这样的事情——无论小潘变成叶芳还是变成他,都会比他和叶芳镇定坚强得多。
翌日上午,林涛给王姐打了个电话,说他上午想和小潘去水产市场给叶芳买几条淡水鱼,让王姐过来陪叶芳喝茶。王姐提一兜水果过来,屁股尚未坐热,林涛就拉小潘往外走。“上午的鱼新鲜。”林涛对王姐说,“你中午就别回了,留这里吃鱼。”
林涛开着车,小潘正襟危坐,一言不发。
“真有个‘唐氏高危’的婶?”林涛突然问她。
“我编的。”小潘看着窗外。
“万一你姐真让你打电话怎么办?”
“那就打。”小潘说,“让我老乡装一下就行……在医院里我就安排好了……我去了趟洗手间……”
“打算怎么办?”
小潘从窗外收回目光。
“你怀孕的事。”林涛说,“假如我和你姐细心,早该发现了。你认为你能瞒很久?”
小潘搓搓手。“对不起。”
“这份工作对你很重要?”
“很重要。”小潘沉吟片刻,“从我怀孕那天起,我就想把自己当成孕妇看。”
“如果你真把自己当孕妇看,就不该做保姆。”
“做保姆没什么不好。”小潘说,“这之前我在渔具厂做面漆工。面漆你知道吗?就是给鱼竿涂上一层漂亮的油漆。油漆是有毒的,杀白血球。我有宝宝了,我不想再做那样的工作……”
“你可以回老家……”
“可是我需要钱。”小潘盯着林涛,“我有一个女儿,我即将生下我的第二个孩子。当这个孩子生下,我至少有两年无法工作。我需要钱……”
“可是你为什么一定要做孕期保姆?”
“这会让我更像个孕妇。”小潘低下头,又抬起头,“我可以吃给姐买的水果,吃给姐买的海鲜,吃与姐一模一样的饭菜……我还可以每天给我的宝宝弹钢琴,偷穿给姐买的孕妇服,与姐一起谈怀孕的感觉……这会让我更像个孕妇……”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有了解释——小潘在得知自己怀孕以后,先辞去渔具厂的工作,然后来到职业介绍所。她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份孕期保姆的工作,她如愿以偿地遇到了林涛。为了掩饰妊娠反应,她在房间里放一个痰盂;为了掩饰日渐隆起的腹部,她总是穿着毛衣;为了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她不停地吃水果,偷吃冰箱里的大虾和刚从超市买回来的鲍鱼——为了她肚子里的孩子,她失去尊严。她知道她会暴露。她知道这一天会来得很快。她根本就没想瞒多久。多瞒一天就能多拿一天的工资,多吃一天免费的水果和海鲜,对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来说,这非常重要。
一个孕妇照顾另一个孕妇。一个不满30岁的孕妇照顾一个年近40岁的孕妇。一个读过大学的孕妇照顾一个只读到高中的孕妇。贫穷首先让人变疯,然后做出疯狂甚至愚蠢的事情,直至尊严全无或者酿成大祸。林涛有些心痛。
“可是你……从没有做过孕检?”林涛突然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刚怀孕时做过。”小潘说,“不过没做‘唐筛’。”
“为什么不做?”
“做了又能怎么样呢?医生都说了,不如直接做‘羊穿’。‘唐筛’不准,你和姐真的不用担心……”小潘笑笑说,“再说,就算我想做,医院也不给做。没有准生证……”
“没有准生证?”林涛愣怔,“二胎不是放开了吗?”
“可是我没有这个权利。”小潘抬起头,看着林涛,“我就是二胎。当初我妈为了生我,连房子都卖了。”
“不管如何,我不能继续留你了。”林涛说,“这简直是胡闹。你有孕在身,还要照顾你姐,万一出点事怎么办?我和你姐能担当得起?”
“出不了事。”小潘说,“除了我,我家祖祖辈辈就没人做过孕检,也没人去医院生过孩子,可是我家祖祖辈辈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我不会有问题,姐也不会有问题……”
林涛买了一条鲤鱼和一条花鲢。小贩听说林涛买鱼是为了孕妇,就建议他把鱼带回家再杀,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鱼的新鲜。林涛说还是你帮我杀了吧。小贩说杀鱼并不难。林涛说再容易我也不杀。“我爱人怀孕了,我不想杀生。”他看着小贩,说。
鱼被打净鳞,掏空内脏,变小也变瘪了很多。两条鱼让林涛想起生产后的女人,他突生深深的恐惧。小潘想帮他提着鱼,吓得他大叫一声:“别!”提着鱼往回走,说:“鱼还没有死彻底……以后你和你姐都不要杀生。”
刚上了车,王姐就打来电话。以为是催他们回去吃饭,却听到王姐发出杀猪般的哭声。
“出血啦!”王姐的声音里充满令人惊悚的血腥,“我看是流产啦!”
林涛的眼前,漆黑一片。两条鱼恰在这时活过来,它们同时跃出塑料袋,苍白并且干瘪的身体将车子碰撞出沉闷可怖的声响。
车子里血腥弥漫。
林涛一边开着车,一边剧烈呕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