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苏军投入大反攻。其攻击主力集中在南北两个方面,尤其是莫斯科北部的克林市。苏军加里宁方面军经过10天顽强战斗,逼近克林市郊。由于克林掩护着德军右翼深远后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德军拼死抵抗,战事胶着。朱可夫命令西方方面军加强的第1突击集团军和30集团部队从克林的西北侧后迂回包抄,德军害怕被全部包围,弃守克林,向后撤退。12月14日,克林收复。
位于克林和莫斯科之间的苏军第20、16集团军突击方向,进攻顺利。苏军攻入德军的结合部,抵抗较弱,苏军乘胜一直向西方突击,引起德军前线和希特勒大本营之间的极大混乱。德军前线各处均处于苦战之中,无兵力坦克可以抽调。而一旦苏军进入德军深远后方,将形成对德军中央和北翼的反包围,并切断其补给道路网,形势危急。

莫斯科南翼的反攻比较顺利。12月6日,苏军第10集团军深入古德里安侧后的米哈伊洛夫地区,直接威胁到古德里安的生存。坚守图拉市的苏50集团军也从另一侧对古德里安的德第2坦克集团军实施包围。古氏在3个月苦战中损失很大,无力反击苏军的攻势,尽管希特勒坚决反对,但古氏仍然撤出了米哈伊洛夫地区。他不得不丢弃了大量重装备、坦克、汽车、牵引车。苏军派出了滑雪部队、空降兵、骑兵投入追击,增加了德军后撤的混乱和损失。
斯大林和朱可夫都为反攻的胜利鼓舞,同时又在策划下一个反攻战役。问题的核心是:苏军到底能反击多远?德军在莫斯科的撤退会不会变成全线崩溃?
在这方面,斯大林与朱可夫有分歧。朱可夫认为反攻线定在莫斯科西部200公里处是适当的。然而斯大林认为应该收复维亚兹马,把战线推到350公里外,这样战果更大,莫斯科也更安全。尽管苏军兵力兵器仍不足以完成收复维亚兹马的战略目标,尤其是机动部队的坦克和汽车严重不足,但朱可夫服从了斯大林的决定。
除了莫斯科附近投入反攻外,斯大林还在从北方列宁格勒、南方乌克兰军区命令苏军全面反攻。但由于兵力分散,准备不足,装备不够,这些辽阔正面上的反攻收效有限。
在维亚兹马地区苏军投入骑兵军、伞兵和第33集团军部队。攻击远远深入德军后方,苏联骑兵和空降部队突入到维亚兹马的森林中,游击队配合行动,给敌人后方补给网站造成了很大破坏。但德军两支装甲部队从苏军突入集团根部进行向心突击,重新恢复了战线,把苏军兵团围困在维亚兹马地区。

此时朱可夫已经有了一些突围和接应经验。别洛夫将军的骑兵第1军成功突围。但叶夫列莫夫中将的第33集团军突围失利,叶夫列莫夫重伤牺牲。反攻就此结束。
在莫斯科会战中,德军共损失兵员50万人,损失1300辆坦克、2500门大炮、1.5万辆汽车,以及大量技术装备和军用物资。在开战后的6个月中,苏军终于给入侵者以沉重而巨大的杀伤。
作为替罪羊,德国陆军司令冯·布劳希契元帅、“中央”集团军司令冯·博克元帅、古德里安上将以及其他共35个将帅被解职。(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