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篇博客中提到法兰西卡佩王朝的“软统一”战略,经搜集资料,这里再说几句。
作为“法兰西岛”这片弹丸之地的主宰者,卡佩家族无论军事、经济、人口、面积上均不占优势,如何通过成年累月的逐渐积累,最后胜出,并且成为整个法兰西的君主,这个挑战实在颇费思量。
于格·卡佩从欧洲各领主各君主的历史成败得失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而在他之前,尚未有人进行这种分析,并且把分析的结果付诸实施。

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王位和爵位的继承比较混乱:传子者有之,诸子瓜分者有之,传与亲信者亦有之。根据当时不成文的习惯,一般采用把领地分为数份,遗赠给几个儿子,当时,也给女儿一位地产作为嫁妆。总之,这种分赠式传承法占优势。这样,领地越分越细碎,每块领地上的领主的实力,也就大大削弱了。查理曼大帝就是依此惯例分割他庞大的帝国的。
如果不这样分割,而是传给某一个儿子,比如长子,那地产和权利不就能保存下来了吗?比如日本的继承习俗就是这样的。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也流行这种习惯继承法,其实,夏王朝和商王朝早就这么办了。
但这就使公平的原则受到了破坏。如果传位与长子,那么,次子、三子、N子的权利和财富就无从谈起。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注定与王权和土地不沾边。他们心理,以及他们的老师,扈从,门人的心理能平衡吗?
在中国历史上,据传,因为孔丘是次子,(老二)无权继承父亲遗产,颇为不服。因他怀有经天纬地之才和治国安邦之志,却无权享有一块地方去实现。于是,孔丘转而讲学收徒,把被统治阶级严守了六、七百年的保密文化(即读书认字能力),竟然向大众俗人公开,形同普罗米修斯盗天火施与人间。可见,在有才能却无权问鼎政权的次子、三子、N子中,蕴藏着何等巨大的爆发力。
在欧洲中世纪,各领主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争斗。一旦开战,“上阵父子兵”,各个儿子、女婿都要作为骑士投入战斗,拼死厮杀,但争来的成果,无论是保卫了家园还是抢到了新土地,如果与自己的利益无缘,那就会影响到他作战的勇气和投入。所以分割继承法也有一定道理。
权衡来权衡去,卡佩迭定了一种方案,这个方案确保了王朝不仅有强势承传,而且还能扩张。
这个解决方案就是——
由老国王生前选定唯一继承人,并由教皇加冕使之合法化。

这类似于中国皇帝当朝确立太子一样。
这是个一切都放在阳光下的透明方案,其目的是让领地永不分割,而且不断扩张。它解决了诸子分割和诸子纷争问题,省去了大量麻烦。虽然也有不少弊端,但总体来讲利大于弊。
于格·卡佩之后的十一位继承人均照此办理。法兰西果然日渐强盛。
西方诸国中,与中国最类似的是法国。而法国的政治架构中,继承法与中国最靠谱。
继承,是个天大的问题。
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叠经世代,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在日渐富裕的中国,人们啊!想一想你们的继承方案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