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为了早日获得国家安全,并对苏联获得一种相对的军事优势,美国全国的科研机构和公司、大学都为“北极星计划”的攻关项目作了大量工作。这些设计图纸、数据、实物、工艺,一部分专用设备和技术诀窍都并入了“北极星”的总体进度网络。潜艇、反应堆、控制仪器仪表、火控计算机、声纳、通信设备,因为与导弹多多少少都有联系,使洛克希德白白占有了其他人为美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所做的工作和成果。由于老洛保密最好,军方只好继续信任下去。导弹——核潜艇整体技术是当时最复杂的,某种意义上,几乎可以媲美载人航天技术。这样,老洛像一块海绵,吸饱了各种各样的有用东西。实际上,它几乎熟悉了美国各个重要领域的所有人才。
濒海战斗舰LCS-2
洛克希德当仁不让地利用了这次机会。再看看它的竞争对手们,即便在某几个领域:战斗机、大型民机、雷达、空空导弹、计算机、材料、航空发动机等方面,比洛克希德强,但整体优势,综合优势,人际关系网优势,洛氏已在50年代打下牢固的根基。它比任何企业和公司都有资本和实力去争夺未来美国军方的野心和帝国的需要。
50年前,老洛就赢了。
※
※
※
随着洛克希德研制工作和地面试验计划的进展,导弹、弹体及发射装置的几项关键技术均已被突破。
1958年9月24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了“北极星”样弹的飞行试验。然而“北极星”AX系列试验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枚导弹发射时,27秒钟之后,由于自动驾驶仪的程序机构除了故障,自毁系统只能将导弹炸毁。聊以自慰的是,自毁系统工作得相当出色。

“俄亥俄”级潜艇水下发射导弹
第二枚导弹飞行试验时,第一级点火后,导弹始终没有离开发射台。第三次和第四次AX飞行试验均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故障,使导弹失控。直到1959年4月20日第六次AX导弹飞行试验,才获得了成功。
洛克希德总共进行了17枚AX导弹的飞行试验。验证了导弹结构的整体性、级间分离、喷流致偏环控制、再入器结构、推力终止以及解除保险/引爆装置的功能。
1960年7月20日,第一枚全功能的“北极星”导弹从“华盛顿”号弹道导弹核潜艇上发射成功。3个小时之后,又发射了第二枚“北极星”导弹。从此,美国海军进入了拥有战略核武器系统的行列。

“俄亥俄”级核潜艇
“北极星”A1导弹达到了美国海军所规定的全部性能、尺寸和计划要求。长度为8.7米、直径为1.37米、重量为12.9吨、射程为2200公里的“北极星”A1导弹于1960年11月15日正式服役于美国海军。“北极星”的成功,不仅是导弹技术的改进,还归功于核弹头的重量大大减轻。自从采用钚239作核装药后,核武器就进入了一个不断减重减当量的轻巧化过程。
1962年5月6日,“北极星”A1导弹从位于太平洋水下航行状态的“伊桑·艾伦”号弹道导弹核潜艇上进行发射,核弹头在导弹的飞行终点爆炸。它是美国战略导弹武库中唯一的一次核弹头爆炸试验。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