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揉面的哲学

(2007-06-05 18:45:39)
分类: 技术·发现·幻梦

技术·发现·幻梦

 

揉面的哲学  

 

宋宜昌

 
    美国海军知道,“华盛顿”级导弹核动力潜艇和“北极星A1”导弹,都是一种过渡型号。因为“华盛顿”级是把“鳐鱼”级中间切开,加导弹舱改造的,它并不是专门为导弹设计的核潜艇(因为太急,怕赶不上苏联首次核打击)。要想每个方面都好,就要专门为导弹设计一款核动力潜艇,它就是后来的“伊桑·艾伦”级导弹核潜艇。

    那么,要正式为导弹而设计潜艇了,要设计什么样的,多大的导弹舱呢?于是,问题又回到了导弹本身。这时,洛克希德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再搞一款更大的射程更远的导弹,以配合新的“伊桑·艾伦”级核动力潜艇。

 

揉面的哲学

 

佛罗里达号(SSBN-728)

 

    应了中国俗话:揉面时,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就这么着,导弹发展,核潜艇发展,核潜艇发展,导弹也跟着发展,“伊桑·艾伦”后面,是“拉斐特”级核潜艇;之后,又是“俄亥俄”级核潜艇,你搭上了第一班车,所有的班次就全是你了。

    世界上还真有这么好的事。

    直到前苏联解体,敌人消失了,导弹——核潜艇的借口也不存在了。洛克希德总是有理,它又玩开濒海战斗舰了。新概念长久不衰,新订单长年不断,借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叫什么——自主创新。

    我算服了老洛。

    1958年4月,美国海军加快了第二种型号的“北极星”导弹的计划,并把它定名为“北极星”A2。它将使用高能推进剂和减轻结构重量,在不增大尺寸的情况下,使其射程达到2800公里。工程师们发现,只要改进第二级发动机的性能就能实现目标。特种计划局鼓励承包单位阿利盖尼弹道学实验室对第二级火箭推进的方法和部件进行鉴定,厂家产生了高性能的第二级火箭发动机。采用新第二级,连同第一级的加长,使其射程达到了2800公里的指标。

 

揉面的哲学

 

佛罗里达号(SSBN-728)徽章

 

   “北极星”A1与“北极星”A2导弹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直径都是1.37米。“北极星”A2加长了0.7米,重量增加了700公斤。

    1961年11月8日,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潜航的“伊桑·艾伦”号弹道导弹核潜艇连续成功地发射了6枚“北极星”A2导弹。

    根据美国海军的计划,“北极星”A2是为装备5艘“伊桑·艾伦”级和8艘“拉斐特”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而研制的,“伊桑·艾伦”级和“拉斐特”级这两个型号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也是按照“北极星”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计划进行建造的。

    紧跟盯死海军,使军火商洛克希德的工作变得简单,它已经不需要去同别的军火商和别的型号的导弹进行竞争,就像飞机,特别是战斗机的竞争一样。老洛只是自己同自己竞争,用A2去同A1竞争,再用自己的“北极星”A3去同自己的A2竞争。这真是一个“爽”字了得!

    老洛心有灵犀,只要安心延长导弹射程,提高精度,改善控制系统和使用环境,它就可以稳稳地“可持续发展”啦。

    1960年9月,美国国防部批准发展射程为4600公里的“北极星”A3导弹,并于同年10月开始拨款。“北极星”A3导弹约有85%的部件是新设计的,在推进剂、壳体材料、新型推力向量控制系统和速度控制技术等方面都作了重大改进。

    1962年8月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了“北极星”A3导弹的首次飞行试验,接着,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又连续进行了6次“北极星”A3导弹的飞行试验。

 

揉面的哲学

 

佛罗里达号(SSBN-728)

 

    1963年10月26日,“杰克逊”号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射了“北极星”A3导弹。

    1964年9月28日,“北极星”A3导弹正式服役,“韦伯斯特”号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着16枚“北极星”A3导弹开始首次非战时巡逻航行。1966~1967年期间,全部美国导弹核潜艇相继换装了“北极星”A3导弹。这时,美国共有41艘导弹核潜艇,每艘携带16枚A3导弹,它的射程是4600公里。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在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领海内,越过北极攻击全部苏联领土。

    1964年12月25日,“拉斐特”级的“布恩”号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始在太平洋上进行作战巡逻。从此,潜射弹道导弹第一次构成了真正的全球性威慑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