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油名城浴火记(一)

(2007-01-19 10:24:54)
分类: 仗剑的人
仗剑的人
 

石油名城浴火记(一)

 

宋宜昌

 

   石油名城普罗耶什提

 无论是在古代、中世纪、还是近代,罗马尼亚似乎是被欧洲遗忘的角落。基督教的创立和普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大航海和大发现浪潮、工业革命……几乎都与这群达契亚人的子孙们无关。

东喀尔巴阡山、南喀尔巴阡山、斯达拉山脉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了罗马尼亚。而东面,是一大片多瑙河和普鲁特河冲击三角洲,大片沼泽水网,无数蚊虫,水气烟霾把它变成人类难以进入的王国。罗马尼亚的山水包围圈就这样形成了。古罗马帝国灭亡1400年后,这里依然保留着罗马人和达契亚人混血后的习俗和遗风。

 

石油名城浴火记(一)

 

普罗耶什提的古迹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拍击到罗马尼亚的群山和海岸。当欧洲开始内燃机化时,却发现整个大陆上哪里都找不到汽车、飞机和轮船的血液——石油。

欧洲国家工业化后,才发现每个国家的资源和能源结构上的残缺。法国缺少铁矿石和煤;英国有煤有铁,却没有铜、、铬;德国的鲁尔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西里西亚有银矿,却没有电气化的重要材料:铜、有色金属、铝和橡胶;中欧诸国有铀、有铁,但别的资源很贫乏;意大利除了花岗石、大理石外,其它矿藏一概付诸缺如。

而且,最糟糕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战中和战后的岁月里,整个欧洲痛切地感到:没有石油,就像被别人扼住了自己的咽喉。

只有罗马尼亚是例外。

1880年前后,英国石油公司(俗称壳牌)的一群工程师,在罗马尼亚和普罗耶什提发现了大油田。罗马尼亚因此一举成名,成了欧洲工业链条上最不可缺少的一环。普罗耶什提(以下简称普城)油田产量非常惊人,整个南喀尔巴阡山山前平原和特兰西瓦尼亚高原构成了一种优良的储油结构,使普城油田成为欧洲唯一的十亿吨级的大油田(那时,既不知道,也没有技术开发北海油田和挪威沿海油田)。到1939年,普城油田的产量已达1000万吨。从轴心国的能源战略角度上讲,它供应德国1/3和意大利全部石油。德国石油的其余份额由中东储油田供应。

 

石油名城浴火记(一)

 

普罗耶什提东正教堂遗址

 

普城位于喀尔巴阡山南麓,风光秀丽,有许多东正教堂和历史古迹,罗马尼亚石油大学故址也在普城。

普城对于希特勒的全球战略来讲,就像今天的伊拉克、沙特、波斯湾对美国的重要性一模一样。

希特勒和德国军火总监施佩尔深感普城的重要和德国军事机器命脉授于他人之手。早在1933年就下令研制天然石油的替代物——人造汽油。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