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汇入江河 |
冬令时节话饮食(下)
狗肉:味咸湿,性温热。功能温中、益肾、壮阳。冬日吃狗肉,可周身温暖,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可以做成“淮山炖狗肉”、“熟附煨姜炖狗肉”等菜肴。
牛肉:味甘性平,擅长补气,古人盛赞牛肉,“补气,与黄芪同功。”“专补脾上。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并能强健筋骨。凡久病体虚、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者均可以经常食用。可以做成“土豆烧牛肉”、“清炖牛肉汤”等菜肴。
栗子:味甘性温,健脾益气,补肾强筋,有“肾之果”之称。李时珍说:“每晨吃十余粒,随后喝肾粥助久,久必强健。”栗子可煮、可炒、可炖,可以制成“糖炒栗子”、“栗子烧鸡”、“栗子红烧肉”等食品。
药酒也是冬季进补的重要内容。中医认为酒性味辛苦,有温热之性,善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一般将中药或食物放入酒中浸泡,借酒的辛温行散、活血行气之性,以增强药力,使药物的作用迅速到达全身经脉和五脏六腑。
酒有多种多样,如果酒、白酒、啤酒、黄酒、米酒等,但以白酒泡药为好,一来杂质少,二来纯度高,有利于药效物质的提取。
下面介绍两种药酒的制作。
1、
[原料]蛤蚧1对,白酒1000毫升。
[制作]将蛤蚧去头、足和鳞片,放入白酒中,浸泡两个月方可开取。
[食法]每次10毫升,每日两次,分早晚饮用。
[作用]补肺定喘,益肾壮阳。
[说明]明代李时珍对蛤蚧推崇备至,他在《本草纲目》中写到:“蛤蚧补肺气,定喘止咳,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赢,功同羊肉。”将蛤蚧以酒浸泡,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蛤蚧酒适于肺虚咳喘、肾虚阳痿性功能低下等症。
2、
[原料]龙眼肉 60克、枸杞子60克,当归30克、菊花3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将龙眼肉、枸杞子、当归、菊花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1个月后便可饮用。
[食法]每次10毫升,每日两次,分早晚饮用。
[作用]补血益精,养生健体。
[说明]本方又名桂圆杞菊酒。方中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当归养血和血;龙眼肉补心脾,益气血;菊花平肝潜阳,与枸杞子皆有明目之功;酒通血脉,行药势。观全方,补益五脏,安神明目,选择平和,适合于年老体弱之人,可久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