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乐臣
张乐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52,299
  • 关注人气:22,9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吗

(2012-03-21 07:18:59)
标签:

覃彪喜

逃课率

应试教育

必修课

雪山无尘

校园

分类: 呓★锐评

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吗

 

 文/张乐臣微博

 

    逃课,成了不少大学生的“必修课”,“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些话已经成为当前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大学里也曾经流传一些顺口溜:大一:你怎么迟到了?大二:你今天怎么没上课?大三:你上课吗?大四:你怎么上课去了?
    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新闻晚报》报道,近日,一则关于“南京师范大学防学生逃课360度拍照点名”的新闻引发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大学课堂逃课现象再次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面对如此普遍的逃课现象,一些高校实行打卡上课、起早加分等考勤办法,甚至动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指纹确认,此外还有“蓝牙点名法、“抽奖点名法”、短信点名法……学校和老师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五花八门的考勤方法,还是未能解决高校居高不下的逃课率。

    在一些学生眼中,其实逃课未必就是不求上进,有些人有自己的打算,他们目标很明确,他们有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有自己的社会兼职,有自己的学习规划和发展方向。他们无法忍受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毫无效率的课堂,他们选择自己安排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来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他们虽然经常逃课,但他们却仍是学校的佼佼者,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计算成本,知道如何满足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并且有一定的自我规划能力。如果他们就读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以后不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逃课更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我们为什么要逃课?是谁促使我们再逃课?说白了,老师、学生都存在一些问题。

年轻CEO覃彪喜在其著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中总结了三大逃课理由:一是,老师水平良莠不齐,很多老师唯一的本事就是误人子弟;二是,教学方式陈旧落后,填鸭式教学唯一的作用就是扼杀精英;三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课程唯一的作用就是浪费青春。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完全同意覃彪喜先生的这三大理由,综合网上各种言论,说白了也无外乎这几种理由。那么,当这个老掉牙的问题存在了这么多年,为何一直没有改善呢,这个使我们重点要思考的问题。是的,又是应试教育惹的祸,为什么每次我们都要归根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让我们进入盲区。

大学不等于中学时代,读读背背,就拉出去溜溜,参加考试,拿到高分你就是NO1,大学要的不是这个,分数固然重要,能力更重要!如果不平奖学金,及格万岁,完全靠谱,因为,你可以在别人为了评奖学金,拿到更高的分数的时候,你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事情,能为自己以后的事业和发展做铺垫。

君子有所逃,有所不逃。大学的课程,学的是基础,培养的是综合素质。有些专业课和公共课有必要去了解,这也是一种资本。当遇到那些觉得对自己发展没有多大作用的课程时,可以适当逃课,去做我们自己的事情。也许这样做,在老师眼里不是好学生,但是这在无形之间也是一种资本。逃课,要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才能为今后的成长打基础,倘若逃课为了睡觉、玩游戏,那当真你这大学是白念了。

当然,我们不能把逃课当成必修课。因为有些东西虽然是大学内学不到的,但是大学里有些课程不去上,步入社会更学不到。逃课,对于大学的管理者和学生本人,都应该深思熟虑,如何去权衡这个问题,妥善解决,管理者不能让大学等于空壳,让学生学不到真本事,学生不能让逃课成为必修课,最后得不偿失情。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张乐臣

 

浏览更多文章,请返回博客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