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0年那30部戏——一个人的影像记忆(三)

标签:
电影电视剧杂谈文化 |
分类: 观影 |
1998年:《还珠格格》
“女的温柔漂亮,男的英俊潇洒,除了哭哭啼啼的谈恋爱以外什么都不干。女孩子通常出口成章,男孩子总有一个富商老爸。双方因贫富悬殊而本能地相互敌视,进而在情感上互相折磨。女孩子通常人穷志不短,男孩子则甘心为了恋人抛弃万贯家业。最终,富商老爸被他们的纯真爱情所打动,灰姑娘终于修成正果,嫁入豪门。”
类似的“白痴”故事,曾经征服过无数痴男怨女的心,只是俱往矣。出人意料的是,琼瑶阿姨居然会在这一年突然“借尸还魂”了一把。
1999年:《我的父亲母亲》
世上再无巩俐,从此只有章子怡。
2000年:《卧虎藏龙》
李安用中文对全世界说“谢谢”,章子怡讲着并不流利的英文成了“国际巨星”。
但这部拿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当年在国内公映时,似乎并没能赢得多少喝彩声。蹩脚的普通话和莎剧式对白,让很多人觉得别扭。
个人觉得,撇开那些“场外因素”来看的话,这部戏固然不及早年的《饮食男女》、《喜宴》更有深度,但就技术而言,却基本上是一部近乎完美的电影。
2001年:《蜡笔小新》
瓮声瓮气地说话的小屁孩小新,成了成年人的“偶像”,关于这个小屁孩的著名段子广为流传、被反复引用。
一个本来立志“丁克”的朋友说,看了小新之后,她改变主意了。我很疑惑,假如有一天她真的生了一个“小新”,她能吃得消?
2002年:《英雄》
史无前例的国产大片,史无前例的商业成功,史无前例的吐沫口水。
与国人一面倒的骂声相映成趣的是,至今仍有很多外国友人认为,这部电影能排进“最好看的中国电影”前三甲。
2003年:《指环王》
纯粹个人喜好的说,这是迄今为止引进的最“好看”的大片。
2004年:《天下无贼》
“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至少贡献了一些流行“语录”吧。事实证明,葛优还是内地最富幽默感的演员,但他自己恐怕也没有想到,后来他在冯氏的下一部作品《夜宴》中的几乎如出一辙的表现手段,会成为一个笑柄。
2005年:《大长今》
这部戏创下了高得令人咋舌的收视率。最夸张的是,一项调查表明,韩国30%左右的观众在看过《大长今》后,表示不再看电视,因为再也没有比《大长今》更好看的电视剧会出现了。
事实上,韩国人的这个判断基本正确。所谓物极必反,巅峰往往就是滑坡的开始。
2006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一部“史上最烂大片”引发了一部“史上最经典短片”。
胡戈太有才了,他的有才在于,恶搞有理。
陈凯歌也太有才了,他的有才在于,他说他觉得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
2007年:《色戒》
一“脱”成名。
这部戏的高难度“体位”后来成了众多电影赶超的目标,出了一部《帮帮我,爱神》,又出了一部《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问题在于,又不是跳水比赛,一门心思追逐难度系数做什么呢?坊间不是已经有传言说,有人尝试“回形针体位”试断了自己的JJ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