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编亦文赵宏兴
(2014-01-19 20:28:57)亦编亦文赵宏兴
娜 彧
说起赵宏兴兄,还得回到在鲁迅文学院的学习时。
在鲁院会认识很多人,有的也就是几个月的缘分,散了就散了;有的可能就是永久的朋友了,譬如宏兴兄。
说起来,宏兴兄是我在鲁院第一个认识的人,那时刚到鲁院学习,就在我惴惴不安地思虑如何尽快地熟悉同学和环境的时候,我记得也就是第一个星期吧,文质彬彬的赵宏兴拿着两本杂志来我的宿舍。
“你是娜彧吧?我是赵宏兴,”他自报家门说,“这是我们的杂志。”
我低头看,是装帧一向素雅质量从不降低的《清明》,这是我熟悉的纯文学杂志之一,我常常在南京大学的图书馆里翻阅它。
“我是《清明》的编辑,我看过你的小说,很喜欢。希望你支持我们。”
他说得很官方,很有礼貌,像是特地来约稿的样子,我也不是什么著名作家,所以多少有些慌乱,我站在宿舍门口,拿着《清明》,装模做样地翻着,嘴里不停地说:哦,谢谢,谢谢。
我居然忘记了请客人进房间。其他人,可能就走了,因为人家会以为你不欢迎。但赵宏兴没有,赵宏兴耐心地等我翻看了一会儿,说,我可以进去聊聊吗?
我恍然,连忙让他进来,泡了茶。他说,你别张罗,我们以后就是同学了,呵呵。
跟陌生人打交道,我向来都是进入很难,如果对方心里也有些顾虑,那么可能就聊不下去了,会尴尬。但是,赵宏兴因为心里没有顾虑,所以很快,我也便轻松下来了。我记得,当时我心里就想:这是个不错的兄长类型的同学啊,真幸运。
那天下午,赵宏兴一直在跟我聊《清明》,聊在《清明》上发表过小说的我认识的作家,有的是我不错的朋友,所以我们聊得很投机。他还跟我聊《清明》的风格、成绩、甚至将来的发展。一下子,《清明》成了我最熟悉的文学刊物。
那次,我记得,他唯独没跟我聊他也写小说散文。所以,在鲁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赵宏兴仅仅是个编辑。其实这个名字我之前听一个朋友说过,我还知道他所编辑的小说常常获奖、转载,是个相当优秀的编辑。一个好的编辑对作家来说可以说是贵人,因为他们读大量的作品,有锐利的眼光,他们能看出作家故事里的问题,文字中的缺陷,这些,作家本人未必在每篇小说中都能自知自觉。当我说起这个的时候,他突然地就腼腆起来,他好像只愿意说《清明》,而不大愿意把话题转到对他个人的赞美上。
后来,慢慢地,我才知道,他果然是属于低调的多面手。他其实早年已经是安徽名声不小的诗人,后来转向写散文,写小说,还多次获过奖。但似乎,这些都被他是个优秀的编辑而淹没了。
一直到我读到他的《黑夜中的美人》,这是一本情感细腻和文字清朗的散文集,已是他第十本作品集了。在这本集子里,我看到了另外一个赵宏兴:有些诗人的孤独感,在时光的流逝中常常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没有人懂,所以他常常独白:对着黑夜中看不清容貌的锦缎美人;他也常在黑暗中审视自己的灵魂,遥望底层的苦痛,在黑夜里,所有的幻灭、罪恶、谎言、丑陋和美丽、希望、高尚一起在他面前摇晃而难以分辨。从中,我看到了赵宏兴对真实人性的洞察:上帝说,所有担重担的人,到我这里来,我让你们得安息。尼采说,上帝死了,释放你的酒神精神,做你自己。在赵宏兴的文字中,你能看到上帝的救赎,也能看到尼采的疯狂。生命,其实原就是这样的,难道不是吗?因而,我甚至觉得,他替他人做嫁衣有些可惜了。
当然,因为对文字的敏感和持久地盯着一个词:思想。才会有优秀的编辑赵宏兴。反正,如今我们鲁院同学都觉得有这么优秀的编辑是我们同学的幸运,我们常常忽视了赵宏兴创作上的才华,反正,他也不恼。
我先头说过,赵宏兴开始给人的感觉是儒雅的,可是熟了,可以开玩笑了。 “我喜欢你们每一个女同学。”这是赵宏兴说的。
我们班的群里,十分热闹,但赵宏兴并不常出现,有一次,他来了,我们在群里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我太忙了,我要使劲挣钱,争取去看我们班的每一位女同学。
他的幽默实在可爱,所以,如果你以后遇到他,不要感到奇怪,他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编辑,一个出色的作家,也是一个本质上儒雅正直的人,一个真实的人,他的文字可以作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