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国家对出租车驾驶员拟实行从业资格制度。10月24日起至11月25日,由交通运输部组织起草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在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征求民意。(10月25日《新京报》)
搞从业资格管理,咱不反对,哪个行业都在搞,能有啥意见?可阅读了作为“申请参加从业资格考试”的三个前提条件,不由得有点纠结了:第一,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1年以上。这条没问题,新手不靠谱,拿到驾照的马路杀手遍地都是,让他们开出租乱跑,只会加大事故量。第二,近3年内无重大以上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这条也没意见,不允许近期有“前科”嘛,你老闯祸咋能开出租?第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这条就有问题了!
在坐在办公室里制定政策的人看来,现在硕士生、本科生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限定个高中学历算啥,但放到出租车驾驶员这个特定行业来说,这样的门槛太高,太僵硬,如果通过了严格执行,不仅将挡住大批的哥的姐的生存之路,而且会导致很多现实问题。笔者的建议是,尽快修改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好。
原因有七:
第一,从学历结构看,年初有调查称,全国现有出租汽车驾驶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约为52%,高中学历者约为43%,高中以上学历者约为5%,设定一个“高中学历”将令一大半现有驾驶员无所适从;
第二,从农村教育现实看,这个行业很多从业者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在偏远地区,农村孩子上高中的比例非常低,不应该把他们的这条通道用制度堵死;
第三,从历史来看,我国出租车驾驶员平均年龄为39岁,有大量“4050”人员,他们二三十年前上高中的概率更低,现在让他们突然“开不成”了,如何接受?
第四,从法律来看,法律规定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不包括高中,作为基础性门槛,没有理由定的比这个更高更高;
第五,从地域看,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稍高,中小城市和不发达地区高中比例太低,这个是全国性规定,不能只照顾“北上广”的现实,不照顾“新西兰”等西部地区;
第六,从情理上看,很多学历不高的农村人更能吃苦耐劳,更好地做好服务业,没道理因为学历不够就扫地出门;
第七,从业务需求上看,这个行业需要驾驶上的专业技能,跟手里我一个高中毕业证还是初中毕业证的关联确实很小,掌握一点基础知识就可以把工作做好……
总而言之,横看竖看,要求出租车驾驶员有高中以上学历,都是一个罔顾现实的规定;所谓“为提高出租汽车驾驶员素质”也有偷换概念之嫌,服务素质高低简单与学历挂钩,缺乏科学依据。这不是教师资格考试、律师资格考试,出租车驾驶作为面向基层劳动者开放的行业,不顾现实地设立“看起来很好”的高中学历门槛,不仅将影响到就业状况,还可能会影响到社会安定。
管理,不等于僵化地管死。综合现实来讲,“初中学历”的门槛比较适宜,此前很多地区也是这样规定的。至于服务素质的问题,那需要通过从业之后的继续教育、强化管理,来加以改善。在行业内进行优胜劣汰,新陈代谢,都是可以的。拔高学历门槛,以为“高中学历”了就可以说“行业素质大大提高了”,实在有点偷懒的嫌疑。所幸,现在还在征求民意阶段,基于以上分析,强烈建议修改这一条款,尊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