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苏清华美育孩子艺术早期教育 |
分类: 课堂 |
《小马飞飞》
为什么起名叫小马飞飞呢?你看到小马背上的翅膀了吗?
《无题》
这幅画如此大气,色彩饱满,线条自由,可是,有人会问:这画的是什么呢?
难道,一定要看出画上有只小猫小狗什么的形象,才算是好画吗?
如果那样,米罗、毕加索等很多大师的作品都看不出画的是什么,
那就都“不及格”哦!
这幅画一看就是探索的结果,如果刻意去画,很难画出这种放松随意的感觉呢!
黛黛很有想法,她起初画的东西都很有趣,可黛黛不换纸,会继续在纸上不停地画、不停地画,
就是因为这个特别的恐龙是用油画棒画的,才没有被黛黛糊成“稀巴烂”!
聪聪听了恐龙灭绝的故事吗?
他的想象如此丰富、感受如此敏锐!
冷冷的,白骨森森的凄凉感觉,红眼睛的恐龙灭绝了!
佳佳在这个班是年龄最大的一个孩子,她的画常常是先有想法后去画的。
大田和清华分析: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基本没有在一张纸上建设一幅画面的意识,有时候甚至不知道何时才该停止,绘画的过程是随着兴趣而进展的,本来画的很好的形象,随着继续叠画下去,或者随着孩子玩颜色的兴趣,就会变成一团糟,教师和家长不能单以一张画的结果评判孩子的进步,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当然教师在课堂上,家长在家庭中,都需要慢慢培养孩子知道怎样才算完成、何时就可停笔,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大田和清华认为:虽然给孩子知识很重要,但在绘画的领域,让孩子体验画画的快乐、享受画画的兴趣也很重要,只有快乐,才能激发孩子画画的兴趣,“孩子何时才能画出头?”“出头”指的是什么?是成为艺术家吗?还是能够拥有审美和创造美的素质?从涂鸦探索到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画出完整形象,再到创作美感作品,是一个又一个的过程,这些过程如果是有兴趣的,才能继续发展下去,如果是没兴趣的,连继续都没有,何谈未来?一段段有兴趣的过程累积起来才能成就未来!
给艺术教育者们的建议:孩子课堂的表现和绘画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家长交流,让家长理解孩子在画面表达了些什么,而不该为了让家长看到一个美好的结果而阻挠了孩子探索的兴趣,更不该为了让家长看到一幅“像样的画”而进行模式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