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感悟随笔文化军事 |
分类: 史海漫步 |
战争的转折以及前秦从盛到衰的标志是淝水之战,而淝水之战中太多的撞大运成就了历史上以少击多的典型军事案例,从双方兵力分析,是时,东晋和前秦陈列在淝水两侧的兵力基本相当,而史载8万击败83万有夸大之嫌,其次双方的排兵布阵没有多少讲究,更谈不上军事上的出奇制胜和运筹帷幄,而纵观前秦的失败恰巧应了一句时下特别流行的话语“细节决定成败”,苻坚大帝本来是没有理由灭不了东晋的,而此前双方的互有胜负都是无关于大局的。
十几万大军难道就是因为朱序这小子几声大吼大叫就军心涣散,纷纷作鸟兽散了吗?恐怕不会这么简单,我倒是比较相信那些居心叵测心怀鬼胎各将一军的少数民族将领的临阵倒戈和望风而逃,压根就不想为前秦卖命,这里就要涉及苻坚的所用非人了,前敌总指挥名义上是苻坚之弟苻融,但是军事指挥权和实际控制权其实是那些胡族,这些人的彪悍勇武是东晋军队所无法抗衡的,东晋唯一有战斗力的只是几万“北府兵”,这么大的战役双方根本没有本质上的亲密接触就稀里糊涂的大败特败,不能不说是一种机缘的巧合,这和你走着走着撞破了鼻子,原来镜片脱落了,跑着跑着跌个狗吃屎,原来踩上西瓜皮,道理是一样的,这就是苻坚的最大悲哀了。
在冷兵器时代,百多万对十几万人,再加之北方游牧民族的超强战斗力,东晋原本是毫无胜算的,这就可以理解所谓的东晋名相谢安在听到胜利时的丑态百出了,战前以魏晋名士风度自居的谢安似乎饶有兴趣的和朋友下棋,对战事漠不关心,其实就是色厉内茬黔驴技穷心里没底呵,根本没有什么好办法临阵御敌,索性听天由命,吃他娘,喝他娘,不管他娘的娃了,甚至内心里已经做好了束手就擒的准备,而且要的就是泰山崩于面而不惊,以此风度没准让仁义惜才如命的苻坚动心,分封个大官玩玩呢?至于后来撞了个狗屎运大败秦军,由于心理准备不足,象范进中举一样,差点精神崩溃了,才有折断木屐一说,连谢安这样的东晋干臣都不敢言最后的结局,苻坚之败就更让人惋惜了。
其次,以苻坚在此之前的赫赫武功,荡平北中国的军事谋略和百战百胜的帝王胆略,在淝水之战一役中怎么就会丧失殆尽而出现如此的低级错误呢?我想还是心态的问题,或者说根本就没把书生意气江南士子样的的东晋放在眼里,内部的堡垒是最容易被攻破的,把淝水之战归结为东晋的胜利,不如说是苻坚自己的失误。顺应时代潮流,但却丧失了千载难逢一统中国的良机,不能不让后人为苻坚大帝的一失足成千古恨而感慨万千。原本可以提前200多年结束中国大地四分五裂局面,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崭新气象的前秦帝国,而且可以青史留名彪炳千古的苻坚大帝就这样淡出了历史舞台,不能不让后来的人们为之遗憾而望史兴叹。
做为少数民族帝王,苻坚除了本文前面所描述的文治武功外,还有一些做为帝王少有的鲜明的个性特点也深深的吸引着我,比如苻坚的纳谏从流,凡有臣子合理的建议和规劝他都能虚心接受,而且生性比较简朴,用度去繁就简,无奢华之处。为人霍达,谈吐优雅,这与他从小就接触汉文化有关。而且礼贤下士,从不袒护宗亲贵族,尊重并广泛运用各级汉族官员。苻坚最大的特点是对于俘获和吞并的前朝国王和少数民族贵族,从不妄开杀戒,反而赐以高宅大院,高官厚禄予以供养,这是苻坚的宅心仁厚,或者说是恩宠。这种古来失去已久的“爱人,仁爱”成就了苻坚的宽容,同时也成为苻坚个性中一道致命伤,恰恰就是因为他的仁爱,才使得虎落平阳的胡人和前燕勋贵们伺机而起,最终拾掇了善良的主子。从此以后历史上少有这样仁慈宽厚的君主,对前朝皇嗣亲贵几乎是赶尽杀绝,断草除根,因为仁慈的结果这些人从苻坚身上都找到了最后的答案。
历史往往是残酷和丑陋的,他把正常的人性经常警醒的扭曲变形,以变种抑或变异的人性去奴役那些放不下心灵枷锁的奴隶们。读史经常让人感到痛苦,是因为阴谋和黑暗总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占着上风,而让光明和美好的一面佝偻屈从于龌龊和肮脏,卑劣和无耻的盛行成为了改朝换代最好的注释,况且往往带给枭雄们最后的举杯相庆,英雄无语东流去,我亦无言。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大英雄,即“死亦为鬼雄”的西楚霸王项羽,苻坚与项羽何其相似又何其不同,论起文治武功和雄才大略,项羽恐怕都是不能与建立起强大国家的苻坚所相提并论的,两人同是失败的英雄,但是项羽死后的殊荣却是苻坚所难以望其项背的,苻坚没有留下更多的传说和感人的故事,以这位胡姓帝王人中娇龙的个性,原本也是可以塑造出乌骓马和虞姬的,可是苻坚没有,历史很轻蔑很淡然的忘却了这位少数民族帝王的赫赫战功,留下的只是一个千古流传下来的笑料,历史呵,原来就是这样的薄情寡意,厚此薄彼,被遗忘或者轻描淡写的苻坚悲剧的色彩似乎格外浓重。
英雄无觅处,栏杆外,淡鸦数只,斜阳正浓。
(想要更多的了解前秦的历史请参看梅毅所著《华丽血时代》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