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易未央》 节选(五十)

(2007-08-25 18:58:59)
标签:

人文/历史

周易

国学

科学

周易玄

东方

西方

中医

文化

谈天说地

休闲

分类: 谈易录

19,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哲学

1生生之谓易的重生思想
  生生之谓易即《易经》著名的生生不息观,这是《易经》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认为: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其基本思想是说宇宙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生生不息、变化日新的永恒流变的过程中,是一个动态开放、无限发展的整体。大自然可以使天地万物无限富有,这才是其千秋大业;可以促使万物日新月异、永恒流变,这正是其超凡的盛大的德行;而不断创造新事物的无限过程,正是其永恒变易的无限生机。
   
其次,它告诉人们,宇宙万物永远不是有终点、可穷尽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变化日新的动态开放系统,因此它具有永远向前发展的丰富的可能性和无限光明的灿烂前景。
  第三,它认为由于宇宙是一个富有日新、无限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因此人们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不应惊惶失措、悲观绝望,而应该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2).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易》经在介绍卦的特点时,对君子提出的一个热切希望:天体的运行是刚健有为、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君子的活动也应该效法天,应该刚健有为、奋力拼搏、自强不息。它要求人们,首先要处理好天与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既不听天由命,也不依赖别人,而应自立自强,自力更生;要努力克服与战胜个人的私欲及缺点、错误,力求不断进步,造福于天下。其次,要树立一种奋发有为的生活态度,凡事都要积极进取、拼搏向上,而不能消极等待、得过且过;要胸怀壮志、志存高远,而不是鼠目寸光、无所用心;要恃之以恒、坚持不懈,而不是忽冷忽热、兴趣经常转移。另外还要正确地对待困难与挫折,一是不怕困难、不畏强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二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要有一种失败了再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易经》在宇宙观上接受了老子的宇宙本源论和宇宙生成论,但在人生观上并不一般地主张无为柔顺,而是发扬了孔子的主张:提倡刚健有为、知难而进,同时注意刚柔并济。孔子对自己、对学生、对所有的君子都是要求奋发有为:他反复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学而不厌、为而不厌,还应侮人不倦。他自己则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学说,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不辞劳苦,周游列国,有时还断食绝粮,处境十分艰难。他强调一个人应有远大的志向,并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努力奋斗。<易经>发扬了孔子这种刚健自强的精神,主张君子要终日乾乾日新其德,要进德修业见几而作 。总之,每个人在自己宝贵而短暂的一生中,都应该刚健有为、积极进取,以自己坚持不懈的追求赋予这有限的生命以永恒的意义,从而达到穷神知化,独步千古、卓立乾坤、德侔日月的人生境界,成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的真正的人大人
  (3).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一方面强调人们要效法天道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另一方面又提倡人们要效法地道的胸怀博大、柔顺恬静。化育万物谓之德。人们常说天生地养天覆地载,实际上是天地合而万物生。 在宇宙万物创始与生长的过程中,天的法则是刚健有为、生生不息,大地的法则则是安祥而纯正、阴柔而顺从。大地养育万物,有如慈母;包容一切,好比海纳百川。君子也应该效法大地的这种精神,一方面要像慈母对待子女一样,为政以德,施政以仁,对人民的关怀要无微不至;另一方面又要像大地和海洋那样,虚怀若谷,无所不容:既要容纳和团结拥护自己的人,也要努力容纳和团结反对过自己的人,包括要用大度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敌人;要努力学习和吸取别人的优点与长处,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缺点与错误。要学习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广胸怀,学习弥勒佛那种大度包容,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博大精神。
   
同时,《易传》还提出了如何处理刚、柔关系的原则。大自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时刚健有为,积极向上,如旭日之东升,春天之繁荣,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无限生机;有时又柔顺恬静,休养生息,有如大地之平静,冬日之沉寂,显示出雍容厚重、德合无疆的博大胸怀。人们也应该效法天地这种动静有时、刚柔并济的运行规律,既要有阳刚之气,刚健有为,拼搏进取;又要有阴柔之德,必要时要采用柔顺恬静的行为方式,以免一味冒进而陷入进退维谷、四面楚歌的境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