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易未央》 节选(四十九)

(2007-08-25 18:54:37)
标签:

人文/历史

周易

国学

科学

周易玄

东方

西方

中医

文化

谈天说地

休闲

分类: 谈易录
 

14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既是《周易》卦象、爻象的根本性质,也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规律。《系辞上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它首先反映了世界的矛盾性,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对立。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寒一署之谓岁,世界万物之间是相对待而存在,相反相成的。同时,每个事物内部也充满了矛盾,也有两种性质的矛盾对立。其阴阳两个对立面相互联结,相互推移,相互作用,又相互转化;物极必反,祸福相因,这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所以称之为。另外,阴阳双方还各自包含着对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可以变为阳,阳也可以变为阴。阴阳交感,相摩相荡,一动一静,一生一灭,化而裁之存乎变阴阳不测之谓神
 
《易经》认为,天地之间,凡是继承这一法则的,便是完善的;凡是具备一阴一阳的,就完成其本性。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本性都是又阴又阳。然而一般人总是看不到阴阳两个方面,不是见仁而不见智,就是见智而不见仁,并将自己所见的一面为全面。而百姓只是于日常生活中运用此道,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因此,君子之道也就很少了。
《易经》所体现的就是阴阳之间的关系:就卦画说,奇偶二数、阴阳二爻、乾坤两卦,都是一阴一阳;就64卦来说,由32对卦象组成,也是一阴一阳;就卦爻的变化说,老阴老阳互变,本卦变为之卦,也是一阴一阳;甚至在一个卦中,除了乾卦、坤卦为纯阳纯阴之外,其他各卦都是有阴也有阳。

15.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如果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讲得是事物变易的法则,那么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则是讲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易经》认为,事物变化的原因完全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阴阳两种势力决定的。所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意思是说,刚柔即阴阳,刚柔阴阳两种力量相互推移,相互作用,进退消长,方有卦爻象的变动和事物的变化。这既是《周易》卦爻象变化的法则,也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普遍法则。因此《系辞》说: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六爻的变动反映的正是天、地、人三才至极之道。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将对立的相互作用看作事物变化的原因,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内因论的先驱。
《易经》还认为,在刚柔推移的过程中,其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不仅是对立与排斥,而是表现为相交、相攻、相取、相感、相推、相摩、相荡等不同形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既有相互排斥又有相互吸引,相互感召、相互资取、相互沟通,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反而相成。这种观点就其理论思维而言,是承认对立面之间存在着同一性。它启发人们,在处理对立事物的时候,棣新时期人异中之同,即寻找不同中的共同点,以达到相协相济、谐和为一的目的。

16,物极必反的思想

物极则反,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盛极而衰,祸福相依。比如乾卦,上九亢龙有悔,说明盈不可久也穷之灾也。 因为它只知晋升,不知隐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满足现状,不懂得有丧失的危险,结果反而走向了反面。如何防止走向反面呢?《易传》提出了三不忘的主张:危者,安其位也;亡者,保其存也;乱者,有其治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种观点,承认事物的对立面可以转化,安可以转化为危,存可以转化为亡,治可以转化为乱;相反只要努力做到三不忘,也可以达到身安而国家可保的目的。

17.变通趋时

根据物极必反的原则,为了趋吉避凶,促使事物发展,最重要的是变通。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即事物发展到极点,发展到极点就要变。即转化,改变现状,有革故创新之意。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也就是说,顺应自然变化的趋势加以人为的裁节与推动,这就是变革。经过变革,事物才能更好地发展,这就叫。事物通达顺畅了,又可以维持一段长时间,所以说通则久。但这个,也不是永远的,在一定时间内,它还会达到的阶段,这就叫作往来曲伸。这种往来、曲伸也是无穷的;正因为其无穷,所以世界是无尽的。此即往来不穷谓之通。穷则变,变而通,通而又穷,如此循环往复,构成天地万物的永恒演进,宇宙的大化流行。
   
所谓趋时,主要是讲要准确地掌握时运、时势与时机。人们行为的后果是吉是凶,主要并不决定于行为本身,而决定于是否适时。适时则吉,失时则凶;顺时而动,必然吉利;逆时而动,必遭凶咎。因此《周易》特别注重,认为变通就是要见几而作待时而动变通者,趋时者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先时而动是冒进,后时而动是保守。冒进则会做出错误的决策,欲速则不达;保守也会错失良机,使成功的希望破灭。只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与时俱进,当机立断,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8,顺天应人,保合太和的管理智慧

1)顺天应人

《易传..兑》说: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是犯难,民忘其死。
。《兑》卦其义为欣喜、和悦之意;其卦象刚中而柔外,阳刚居中,象征着内心光明正大、刚健诚信;阴柔在外,象征着待人接物平易近人、和蔼柔顺。刚中与柔外兼于一身,故而说是顺乎天而应乎人,即上顺天理,按自然规律办事;下合民心,即符合民众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万事享通,悦而中正。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的领导人如果能够努力做到刚柔并济,顺天应人,表现出身先士卒、吃苦在先的献身精神,因此而使人民与下级心悦诚服,甘愿为之服务出力,以致望其劳忘其死,这样自然会万事顺利,前途光明。
2
. 革故鼎新
 
是《易经》中的两个卦名。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的本意是变革|革命,而不是改良,是彻底铲除旧事物、推翻旧世界。的本意是更新,也是一种全面而彻底的更新。
  
《易传》在解释卦时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天地不断的变革能使春夏秋冬四季得以形成,商汤、周武王推翻夏、商纣的社会革命是上顺天理、下应人心的正义之举。人们应该效法这种精神,密切注意社会变化,主动适应时代潮流,大胆进行变革,而不应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前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站在历史的前列。
  (3). 保合太和
  
《易传》在解释《乾》卦时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是说,天道是生生不息、变化日新的,它使万事万物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使万事万物各得其所,从而出现了和谐通泰的理想时代。保合太和观一方面强调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要求人们注意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注意使万事万物各正性命,即各自依照自己的本性去生长发展,不要人为地对它们进行干预。另一方面在社会管理中则希望天下太平、社会安定。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单位,全体成员的和睦融洽,团结一致,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共同为同一目标去奋斗、去牺牲,这都是国泰民安、共创大业的基本前提。
  (4). 尚贤养贤
  
《周易》充分肯定人的价值,极为重视人的作用,在涉及到社会管理的问题上,它曾多次提到尚贤养贤的主张。其中包括;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 “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 “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易经》认为,养贤才能刚上,才是大正,作为一个领导者、统治者,不应只关心自己家中之事,而应该礼贤下士,肯于养贤;一个统治者之所以能办事顺利、取信于民,最根本的也是因为他们实行了尚贤的政策,故而才能自天佑之,无不吉利;圣人养贤目的是泽及万民;对贤人的尊崇、贤人的待遇甚至超过了上帝。也就是说,尚贤不仅要在社会舆论上提倡崇尚人才、尊重人才,而且要在实际工作中提拔人才、重用人才;而养贤则是主张在物质待遇上要重视人才、照顾人才。人才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先锋,传承精神文明的主力,推动历史进步的源泉,是国家之珍、社会之宝。为了加速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正如秦代的名相李斯所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