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立法,这事你怎么看?

标签:
更多广电总局官员消息真如杂谈 |
分类: 热点热评 |
自从“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以后,虽然实行起来有点难度,但是却凸显了我国法律对老年人精神关怀高度关注的立场。不久前,又有一项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将被写入法律,那就是全民阅读立法。通俗点讲就是立法要求你去看书,有消息称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似乎国人不爱读书已成“共识”,到了必须要立法才能解决的地步。但事实果真如此吗?阅读立法是否能有效的改善国人的阅读情况吗?
中国人为何不爱读书
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没时间”说:新华网曾做过调查问卷,结果让人啼笑皆非,不读书的网友们的理由几乎就是:书我是想读的,但是我很忙,没有时间。出版科学研究所之前也搞过一次官员阅读调查,大部分官员们说:我非常爱读书,但是就是没有时间读书。
“娱乐方式多元化”说:随着电视、收音机、互联网、电子游戏等娱乐手段的增加,对于很多人来说,阅读自然不再是他们获得信息的惟一方式。一些专家分析,这不仅是因为生活习惯的改变,它还显示出整个中国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缺乏想象力。
“书籍质量差”说:上海少儿图书馆负责人谢女士说,现在中国图书市场的少儿读物,装帧、设计越来越精美,品种越来越多,但贴近少儿生活,能使孩童产生共鸣、能潜移默化的作品实在太少。
“没有良好读书环境”说:长期从事文化研究的王教授认为,要使人们喜爱读书,首要的工作就是提高文化硬件建设。现在中国的文化设施和科普投入明显不足,整体状况令人担忧……
其实,无论理由林林总总,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归纳为三种原因:1.没时间读书(不重要) 2.读书没意思(不好玩) 3.读书不值得(性价比差)
8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出消息,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并提交国务院法制办。目前,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
将促进阅读立为法律,借鉴了国外推动全民阅读的先进经验。国际社会上,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了国民阅读能力提高与积累的法律有美国的《卓越阅读法》(1998年)、《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2002年),日本的《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2001年),韩国的《读书振兴法》(1994年)、《读书文化振兴法》(2009年),俄罗斯的《民族阅读大纲》(2012年)等。
为何要为阅读立法?目前国民阅读能力总体不高。与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无论在人均阅读数量、阅读习惯,还是在阅读设施及服务等方面都普遍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部分地区阅读资源严重匮乏,社会上一些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要改变这种情形,必须依靠政府扶持和公益性阅读基金资助。
将促进阅读入法当然无法强制人们读书和学习,但至少,相关法条的设立,能促进公共阅读资源的发展,使得想读书和学习的人获得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