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官衙”换马甲令人担忧

楼堂馆所的大建之风、奢华之派,满足了少数人的享受和私欲,却让政府付出形象受损的惨重代价。这些项目往往在审批、资金来源和建设上,存在黑洞暗箱,为权力寻租和腐败提供了“温床”。杜绝奢华“官衙”
还需长效机制。
县政府办公大楼可与白宫媲美,市政广场赶超天安门广场,政府机关所属的培训中心、招待所与豪华酒店不相上下……此类现象屡见不鲜,政府性的楼堂馆所,成为一些地方最有名的标志性建筑、最亮丽的风景,极尽规模宏大奢华之能事,虽然近十多年来政府不断下发关于楼堂馆建设的规定,然而政府性的奢华建设仍有泛滥之势。
民众对政府形象的评价,不在其大楼如何气派,办公场所如何奢华,而在于它离民众有多远,是否真正服务于民。高大恢弘的办公楼,豪华奢侈的内部招待所,莺歌燕舞的机关培训中心,已经脱离公共财政的本质,侵犯了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当学校破败不堪、棚户区改造缺少资金、图书馆数量严重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尚不能覆盖所有人时,违规奢华的楼堂馆所只会让民众切齿痛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要求“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同时,严格控制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并全面清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
杜绝奢华政府性建设已经成为新一届执政党的共识,其意义非同小可。对行政办公区域进行管制,统一办公防范贪腐节约民财提高效能。用制度化的细化管理推进政府防腐廉政。良性环境下,腐败者会遭广泛监督和举报不得善终;另外,让某些人畏惧法制威严不敢就范,更不敢敷衍趋势拉帮结派迫害忠良;中正者弘扬正气辅佐千秋。
我们相信,严令之下,明目张胆建办公楼的现象必定有所收敛,但不能排除一些地方和部门会转而以“商务中心”“综合业务大楼”“市民服务中心”等各种名义暗度陈仓。与以往明目张胆兴建奢华办公楼的做法相比,这些“换个马甲”的做法,更让人担忧。
这次的“两办”通知,力度比以往更加严厉,它清晰地划出了一条红线,如果还有顶风越界的,就要“一刀切”加大问责。如果果真做的和说的那么坚决,让挑战红线的人付出代价,那真是执政党给予人民的福祉福膏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