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儿童从解决儿童看病难做起

看个病像打仗,然后挂个号像春运,这句话描述的是儿童医院的情形。春运的紧张、拥挤和噪杂,人家是一年一次,而在北京儿童医院这种情形是天天如此。
暑期又是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高峰,这里几乎天天上演着春运式的拥挤,在今天7月医院有18天的门诊量都超过了一万人次,和去年同期相比,门诊量又增加了近20%。但医院的医生还是去年的500多人,因此既使是加班加点,一刻不停,医生依然忙不过来。拥挤、失望,还有孩子的哭声,很容易让家长们的着急演变成愤怒。
难?到底有多难,这种难应该说是患儿、家长、医生各方面都感觉到难。先看是患儿难,因为他们这样的一个年龄,首先是说不清楚自己到底哪难受,他表达不清。再有一个就是患儿的免疫力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病情变化会非常快,这是患儿难,难在太过幼小。
再看家长难,有了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得了病是病在孩子身上,疼在家长心上。家长焦急、无奈,到了医院又挂不上号,便会产生一种疲惫甚至恐惧的心情,难在无助感。
医生也同样是难,据统计,像儿童医院的医生,平均每天每人的接诊量至少43次。
而由于孩子表达不清楚到底是到底哪难受,因此就需要医生调动他所有的理论经验和临床经验,诊断孩子到底怎么回事。医生难在身体和心理的压力太大。
一二四家庭,一个孩子一对父母,上面还有四个老人,六双眼睛盯着一个孩子,生怕有什么问题万一耽误了,孩子生病对这个家庭影响非常大,这种心情我们都能理解。然而现实的看病难却不是靠某一方的理解就能解决的。
如何解决看病难,如何解决儿童看病难,一直以来是很多医疗界人士以及百姓关心的大问题。有分析说造成儿童医院看病难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儿童这个给儿童看病的医生少,有人说是医院资源紧张,想一想,十几亿的人口的大国,全国
的儿童生病都往唯一的北京儿童医院拥挤而来,医生不少才怪了,资源不紧张才怪了。这种种的难不是一个北京儿童医院能解决的了的。仅仅一块儿童血液肿瘤中心建设用地,因为拆迁就拖延了八年。
解决儿童看病难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更需要政府的关怀,有人说看一个国家的前途,要看这个国家对待儿童的态度,对儿童的关爱,不能只是父母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这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未来!
关爱儿童从解决儿童看病难做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