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移花接木,公益机构社会责任何在?

带孩子到动物园里玩,在标注为非洲狮的铁笼里看到的却是一只汪汪叫的藏獒。在标注为狼的展出馆里竟然养了一条狗,在标注为金钱豹的笼子里也圈养着类似狐狸的动物。这就是游客们在漯河市动物园的奇葩遭遇。
网络的力量真是强大,什么事情若被网民关注,当事人就必须出来解释或者公关一阵子了。面对标注非洲狮的笼子里面养藏獒的质问,一名工作人员说,“非洲狮是有的,但几天前送到其他动物园配种去了。”在一个标注为狼的展馆,里面却是一条狗。一名管理员解释,“狼在圈里面,他们是把狼和狗在一起养的。”在标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的圈里,展出几只狐狸一样的动物。给出的解释是“现在是金钱豹的交配期,金钱豹也去配种了,没在家。”而蛇馆里展两只硕大的海老鼠。给出的解释是“天太热了,玻璃房里更热,蛇就没法活了。就先不养蛇了,等天气凉的时候,再往里面进蛇。”
各种说辞似乎冠冕堂皇,都能应付的了普通观众的质疑,我也曾经在很多动物园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动物缺席请假是正常的现象;说动物园戏弄游客也尚待考证。然而动物园作为公益机构的责任在哪里却要打一个大大问号!
早在2010年,住建部就下文要求,禁止将动物园、公园动物展区、动物场馆场地或园内动物以租赁、承包、买断等形式转交给营利性组织或个人经营。存在上述问题的动物园、公园要限期整改,尽早恢复动物园的公益性质。
大家都知道,动物园是儿童认知世界最直接和最通常的场所,科学书里科学知识毕竟不够直观,动物园便称为父母或者老师们进行科学教育的现场,然而,当父母对小狗说这是非洲狮,却被孩子指正时候,是多么的尴尬!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话就是真理,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当孩子发现父母和老师的话都不可信时,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信赖?孩子的科学教育乃至其他任何教育孩子是不是都要持质疑的态度呢?这是在考验孩子的质疑精神吗?
动物园方即使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而作为公益机构,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有,不能只顾着招揽顾客,中饱私囊,而置孩子们的成长与教育于不顾。而公园的监管机构,更不能只拿了承包费用而认由承包商任性而为。社会的进步需要一代一代有责任感的人去努力。而上梁不正下梁歪,又何谈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