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感情篇 |
万学 /编译
大萧条时期我住在爱达荷州一个小区,经常光顾米勒先生摆在路边的菜摊,买些新鲜的时令果蔬。那时候食物和货币仍然是稀缺品,物物交换的形式普遍存在。
一天,米勒先生正用袋子给我装刚上市的马铃薯。我注意到一个清秀的小男孩,穿一身破旧却很干净的衣服,正啧啧地夸赞着一篮子刚刚精心挑选出来的青豌豆。
付过马铃薯的钱,我又被新鲜的青豌豆吸引住了。我常常经不住被搅成乳状般的豌豆和嫩马铃薯的诱惑。我正犹豫着是否该买豌豆,无意中听到了米勒先生和我身旁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孩之间的一段对话。
“你好,巴里。今天还好吗?”
“你好,米勒先生。好极了,谢谢你。真羡慕这些豌豆,好看极了。”
“这些豌豆是不错,巴里。你妈妈还好吗?”
“很好。她的身子骨越来越硬朗了。”
“那就好。需要我帮忙吗?”
“不用,谢谢。真羡慕这些豌豆。”
“想要带些回家吗?”
“不,先生。我买不起。”
“哦,那你有什么东西可以和我交换这些豌豆呢?”
“我现在只有一颗弹球。”
“是吗?让我看看。”
“喏,这可是上等品。”
“看得出来。嗯,只可惜这颗是蓝色的,而我要的是红色。你家里有红色的这种弹球吗?”
“不太清楚……可能会有吧。”
“这样吧,你把这袋豌豆带回家去,下次来这里的时候,让我瞧瞧那颗红色弹球。”
“一定,谢谢,米勒先生。”
一直站立一旁的米勒夫人走过来帮我。她微笑地说:“我们这个区还有两个像他一样的男孩子,家里都穷得叮当响。吉姆就爱和他们换绿豆呀、苹果呀、番茄什么的。当他们真的带上红色弹球回来时——他们总能说到做到,吉姆又不要红色弹球了,只是送一袋农货给他们带回家,要求他们下次带个绿色弹球或黄色弹球回来给他瞧瞧。”
我会心地笑着离开了。从此将这个人印在了脑海里。不久我移居科罗拉多州,但我从来没有忘记这个人和那三个男孩以及他们以物换物的故事。
一晃几年过去了,一年快似一年。直到最近我才有空拜访爱达荷州那个小区的故友。当我到那里时,才得知米勒先生刚刚去世。他们正准备那天晚上凭吊他,得知我的几个好友想去,我欣然决定一同前往。到了灵堂,我们列队依次问候亡者的亲属,尽力安慰他们节哀顺变。列队中排在我们前面的是三个年轻人,其中一个穿着军装,另外两个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身黑色西服,内面搭配着白色的衬衫……典型的职业装扮。
他们走近米勒夫人,她脸上带着微笑,镇定自若地站在丈夫的灵柩边。这三个年轻人依次上前拥抱米勒夫人,亲吻她的面颊,和她简短地交谈,然后向灵柩走去。她浅蓝色的眼睛雾蒙蒙的,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们。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灵柩边伫留片刻,将自己温暖的手放在灵柩中那只冰凉苍白的手上,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灵堂,一边擦拭着眼睛。
轮到我们去问候米勒夫人了。我先作了一番自我介绍,然后提起了她当年告诉我的关于弹球的故事。她眼角闪现出晶莹的泪花,拽着我的手,将我带到灵柩边。
“刚刚离开的那三个年轻人就是当年我对你提起的男孩子们。他们刚刚告诉我他们非常感激吉姆跟他们‘交换’的东西。现在,当吉姆终于不能再改变主意要求调换颜色或大小时,他们还债来了。”
“我们这一辈子都不曾发过什么大财,”她继续说:“但现在,吉姆要是地下有知,应该会认为自己是爱达荷州最富有的人了。”
她无限温柔地抬起丈夫不再有生气的手,手指下面是三颗别致的红色弹球,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大萧条时期我住在爱达荷州一个小区,经常光顾米勒先生摆在路边的菜摊,买些新鲜的时令果蔬。那时候食物和货币仍然是稀缺品,物物交换的形式普遍存在。
一天,米勒先生正用袋子给我装刚上市的马铃薯。我注意到一个清秀的小男孩,穿一身破旧却很干净的衣服,正啧啧地夸赞着一篮子刚刚精心挑选出来的青豌豆。
付过马铃薯的钱,我又被新鲜的青豌豆吸引住了。我常常经不住被搅成乳状般的豌豆和嫩马铃薯的诱惑。我正犹豫着是否该买豌豆,无意中听到了米勒先生和我身旁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孩之间的一段对话。
“你好,巴里。今天还好吗?”
“你好,米勒先生。好极了,谢谢你。真羡慕这些豌豆,好看极了。”
“这些豌豆是不错,巴里。你妈妈还好吗?”
“很好。她的身子骨越来越硬朗了。”
“那就好。需要我帮忙吗?”
“不用,谢谢。真羡慕这些豌豆。”
“想要带些回家吗?”
“不,先生。我买不起。”
“哦,那你有什么东西可以和我交换这些豌豆呢?”
“我现在只有一颗弹球。”
“是吗?让我看看。”
“喏,这可是上等品。”
“看得出来。嗯,只可惜这颗是蓝色的,而我要的是红色。你家里有红色的这种弹球吗?”
“不太清楚……可能会有吧。”
“这样吧,你把这袋豌豆带回家去,下次来这里的时候,让我瞧瞧那颗红色弹球。”
“一定,谢谢,米勒先生。”
一直站立一旁的米勒夫人走过来帮我。她微笑地说:“我们这个区还有两个像他一样的男孩子,家里都穷得叮当响。吉姆就爱和他们换绿豆呀、苹果呀、番茄什么的。当他们真的带上红色弹球回来时——他们总能说到做到,吉姆又不要红色弹球了,只是送一袋农货给他们带回家,要求他们下次带个绿色弹球或黄色弹球回来给他瞧瞧。”
我会心地笑着离开了。从此将这个人印在了脑海里。不久我移居科罗拉多州,但我从来没有忘记这个人和那三个男孩以及他们以物换物的故事。
一晃几年过去了,一年快似一年。直到最近我才有空拜访爱达荷州那个小区的故友。当我到那里时,才得知米勒先生刚刚去世。他们正准备那天晚上凭吊他,得知我的几个好友想去,我欣然决定一同前往。到了灵堂,我们列队依次问候亡者的亲属,尽力安慰他们节哀顺变。列队中排在我们前面的是三个年轻人,其中一个穿着军装,另外两个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身黑色西服,内面搭配着白色的衬衫……典型的职业装扮。
他们走近米勒夫人,她脸上带着微笑,镇定自若地站在丈夫的灵柩边。这三个年轻人依次上前拥抱米勒夫人,亲吻她的面颊,和她简短地交谈,然后向灵柩走去。她浅蓝色的眼睛雾蒙蒙的,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们。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灵柩边伫留片刻,将自己温暖的手放在灵柩中那只冰凉苍白的手上,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灵堂,一边擦拭着眼睛。
轮到我们去问候米勒夫人了。我先作了一番自我介绍,然后提起了她当年告诉我的关于弹球的故事。她眼角闪现出晶莹的泪花,拽着我的手,将我带到灵柩边。
“刚刚离开的那三个年轻人就是当年我对你提起的男孩子们。他们刚刚告诉我他们非常感激吉姆跟他们‘交换’的东西。现在,当吉姆终于不能再改变主意要求调换颜色或大小时,他们还债来了。”
“我们这一辈子都不曾发过什么大财,”她继续说:“但现在,吉姆要是地下有知,应该会认为自己是爱达荷州最富有的人了。”
她无限温柔地抬起丈夫不再有生气的手,手指下面是三颗别致的红色弹球,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原载于《海外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