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西湖职高在全国职业院校烹饪技能大赛上创造金牌记录

(2014-06-17 14:13:47)
标签:

西湖职高

烹饪专业

金牌

技能大赛

教育

分类: 技能大赛

     新闻来源: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     作者:厉志光

      6月13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烹饪赛项在扬州落下帷幕。我校烹饪学子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发挥出色,虞哲珺以总分第一名的佳绩荣获中式面点项目金牌,沈亚芳、黄建飞在中式热菜和中餐冷拼及果蔬雕刻项目中也获得两枚金牌,将中职烹饪国赛的三个项目的金牌都囊括其中,实现大满贯。这已是我校连续第六次代表浙江省参加国赛并在国家级一类竞赛中荣膺“六连冠”。金牌来之不易,得力于学校上上下下的全力支持,有学校靳剑航书记、张德成校长的全盘规划统筹,麻来军校长的挂帅出征,学校后勤,德育领导的全面保障,也源于烹饪专业整个竞赛团队的辛劳付出,有厉志光、华蕾、王炳华、刘赟等老师构成的金牌团队。

      面向全国职业院校举办的技能大赛,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目前已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格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也成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综合实力的最高竞技赛场。自2008年以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模与内涵不断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计划单列市积极参与,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技能赛事,是中国职业教育学生切磋技能、展示风采的舞台,成为中国职教界的年度盛会,成为中国职教“奥林匹克赛”。

      据了解,本次大赛中职组烹饪赛项,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的36支代表队、600余名优秀选手参赛。经浙江省初赛选拔,我校有三名学生代表我省参赛,虞哲珺以总分第一名的佳绩荣获中式面点项目金牌,沈亚芳、黄建飞在中式热菜和中餐冷拼及果蔬雕刻项目中也获得两枚金牌,将中职烹饪国赛的三个项目的金牌都囊括其中,实现大满贯。至此,我校从2009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烹饪赛项以来,共捧回9个金牌、8个银牌。

       我们学校缘何能连续6年在国家级一类竞赛中荣膺“六连冠?在惊羡与赞叹之余,大家不禁要问我们到底掌握了什么样的秘诀?
  “哪有啥秘诀,因为我们就在笃行楼,扎扎实实干呗,关键就是领导重视、老师肯下工夫,学生肯用功。”

 领导重视,营造重视技能的良好氛围

      学校坚持把技能大赛作为“风向标”和“助推器”,以学生技能大赛为抓手,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学结合,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近几年来,我校根据行业岗位技能需求,结合各专业技能和校内外各类竞赛项目,融入企业生产实际项目,把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贯穿于每个学生的日常技能学习中,把技能大赛反映的行业动态、工艺要求糅合到每个教师的日常教学改革中,把技能大赛提炼的经验和教训吸取到自己的职业教育管理创新中,合理设置课程,重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在校两年多时间技能大赛不断线。技能大赛初步形成了“各组有特色、学校有精品、大赛能拿奖、全国有影响”的金字塔型的“赛教学一体化”格局。目前我校每个专业都有赛项,每个竞赛项目都有2个以上的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设计和评判,职业技能竞赛已深深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

      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将技能考核列入期中期末的教学考核中;每年进行技能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和动力。在西湖职高的校园里,每天的中午休息时间、下午的放学后,操作室里都是一群群正在训练技能的学生,有的雕刻、有的刀工、有的热菜、有的面点,这样的刻苦训练者处处可见,这样的师生共赢的结果屡见不鲜。学校鼓励广大师生将技能大赛当作前进的动力,真正做到“以赛促学”,在学习中强化技能,在大赛中检阅技能,真正让技能大赛成为职业学校的“高考”。

师生努力,扎扎实实的抓好训练

       优秀的选手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优异的成绩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学习和实践。远从省赛报名阶段开始,西湖职高校领导就高度重视,张校长每个周末都到训练室看望训练师生,进行亲切的教谈,安排食堂制作美味可口的饭菜。参赛师生也开始了艰苦的高强度的训练。为了获得好成绩,学生每天都在训练室里度过,没有了周末、没有了五一和端午。每天,他们最早出现在实训场地,直至晚上九点半才结束一天的训练。     

       因为努力,所以成功。虞哲珺同学正是因为不断地备赛训练,实现了市赛三等奖、省赛二等奖到国赛一等奖的超越,终于在全国中式面点比赛中一举夺魁。面点项目的指导老师华蕾为了让虞哲珺能出成绩,可是吃尽了苦头。一方面为了能在技术有突破,华老师千方百计找师傅指导,从北京、江苏、宁波、杭州等地邀请了大学的教授、行业的师傅、自己的同学来指导,放弃了所有的周末、五一、端午等节假日;另一方面,为了学生的心理辅导,让原本只需拿个银奖的虞哲珺有更高的追求,邀请了行业的师傅、家长、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校长、教研组长、课任老师、同学一起给她鼓劲加油,给她树立自信心,加大干劲,终于微笑着走出了赛场。

        热菜项目的沈亚芳同学从市赛的一等奖、省赛的一等奖一路走来,对于一个小姑娘来说,参加热菜项目比赛已是相当的不容易,但她更想在国赛中也获得一等奖。她每天眠着嘴,一遍遍不停的训练热菜,一有空就拿出理论试卷,又读又写。学校为了出好成绩,邀请行业师傅来指导,不断的修改参赛菜肴,到赛前几天,经行业大师指点,在牡丹鱼的中间将蛋黄卷丝做的花蕊改成鱼丝,一鱼两吃,既好看又体现刀工。设计意图是好的,但要真真落实起来,可真需要真功夫,草鱼的肉里夹着较粗的鱼刺,改刀起来相当的困难,要切又长又细的鱼丝更是难上加难,小姑娘看着自己的又碎又短的鱼丝,留下了难过的眼泪。指导老师磨砺了菜刀,陪着一同批切鱼丝,鼓励学生一定能完成一般人不能完成的任务,经过上百条鱼的训练,终于掌握了其中的要领,拿到了国赛的金牌。

      冷拼与雕刻指导老师王炳华老师为了冷拼备料,跟几个老师到大华饭店学习鱼蓉卷的制作到凌晨2点,第二天又上午4节课,下午开始又一头扎进训练室备料到凌晨1点,在赛前的一夜王炳华老师为了能让选手早点休息,自己带着小助手备料到天亮,凌晨4点半就开始装箱,5点半赶赴赛场。10点钟,当冷雕选手黄建飞自信的走出赛场时,王老师才想去自己还没有吃早饭呢。

行业借力,提高师生的技术技能

   “职业素质就是竞赛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质,才能提高竞赛能力,获得在竞赛中获胜的机会。早在2009年开始,我校就邀请行业大师来校指导烹饪技能比赛,我们邀请了杭州的顶尖大师胡忠英、叶杭胜大师、杭州大华饭店的行政总厨张勇(全国烹饪技能大赛冷菜冠军)、机场大酒店的屠杭平、知味观的刘国铭等一大批行业师傅和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进课堂,跟学校烹饪专业教师一同进行双师全程共导教学实践。不在黑板上做菜、不在书本上做菜是西湖职高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关键所在。我们遵循餐饮企业生产规律、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提出了“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跟着生产走”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学校引进生产性企业,把教室设计成生产车间,把西餐课设在学校的自助餐厅,课堂中生产的西点、西餐通过心心西饼屋销售给师生,回收成本后继续生产训练,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不仅在学校时如此,放假了我们将师生安排的到企业去参加生产性实训,让学生以真实的身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生产真实的产品,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专业核心技术技能。这样的学生技术过硬、手脚快、心理素质高,连续夺冠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本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场上,西职烹饪学子们用激情和汗水上演了一幕幕超越自我、坚持到底的精彩场景,用行动和成绩诠释了“专注、专业、自信、包容”的西职精神,展现了我校学子青春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他们在赛上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奋勇拼搏、团结互助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展现了西职人比赛成绩和精神风貌的双丰收。西职烹饪将继续开拓进取,团结一心,超越新的梦想,造就新的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