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实践培训日记(4)

标签:
名师培训名师培养实践模块桐庐职技校师徒结对发言稿教育 |
分类: 名师培养 |
下午两个重点项目,师徒结对和课题论证,这是支教的主要内容。参与指导。李如林副局长、名师班代班主任钱峰、实践指导教师、特级教师倪爱勤、于明远参加了仪式。会议由周永恩校长主持,钱峰宣读了师徒结对的名单。九位名师与桐庐职校的青年教师结对
本来这种结对形式司空见惯,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徒弟老师和师傅的发言,讲得太好了,发言稿我珍藏了,全文摘录,希望与其他学员们分享。
“师徒结对”活动发言稿
一.名师代表: 楼红艳(杭州交通职高)
首先非常感谢桐庐县教育局、杭州市教育局、桐庐县职技校以及名师学科带头人培训班的全体同学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相信我们所有在场的师傅们都有同感:能给充满活力的桐庐职技校青年教师当师傅不仅是信任、嘱托和荣幸;更是责任,压力和鞭策。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师傅向大家表个态:
1.作为师傅我们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在教学上,在师德上,在业务技能上都要做出表率作用。
2.只要桐庐职技校的老师有需要,我们一定会跨越时空的界限,利用快速的信息化工具,尽我们所能,给予桐庐职技校的青年老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
我一直在考虑,作为师傅的我们能给好学的“徒弟”什么呢?昨天聆听了4位老师的说课,今天又亲眼目睹了3位老师的精彩课堂演绎,凌静老师的柔中有刚,润物细无声;钟宵蕾老师的疏中有线,头脑龙卷风;陈海萍老师的营养生长,实践出真知,不仅养眼,更养心,这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思想的交锋。使我忽然觉得师徒之间原来可以这样“教学相长”:
1.带教:参与桐庐职技校的青年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共同评课、同课异构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深入一线,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缩短他们专业成长的周期。
2.带学:教书的艺术博大精深,教师生涯其实是一段永无止境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多读好书、专业书,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3.带研:多做科研,通过案例学习和行动研究,突破教学瓶颈、反哺教学,提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最后,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师徒能做到善学爱钻,勤奋创新,敢于争先,乐于分享,争做学习型、专家型的一线教师。指导教师们,加油!桐庐职技校的青年教师们,加油!让我们携起手来,在职业教育这块沃土上,扬帆远航!谢谢大家!
二、青年教师代表:潘亚君(桐庐职业技术学校)
今天,对我而言是个非常特别而有意义的日子。因为今天我非常荣幸地拜杭州市名师为师。衷心感谢提供这次宝贵学习机会的杭州市职教研究室的领导与专家,衷心感谢学校领导的关心与帮助,并请允许我向将对我们进行悉心指导、耐心帮助的名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天早上我有幸聆听了两位名师的课堂,精彩、出彩、喝彩是我听课的最大感受,课堂流畅、高效、生动,熠熠生辉,让我亲身体验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我想这是与他们深刻的教育思想、深厚的专业涵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博爱的教育情怀、不懈的探索精神……等等是密不可分的。这也就是我们要追随学习的。
有缘能与名师结为师徒,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真心、诚意是我们拜师学习的态度;勤学、勤问是我们拜师学习的方法;成长、成熟是我们拜师学习的目的。我们会真诚地向师傅请教,并虚心学习,学习师傅的深厚涵养、丰富知识、精湛技艺、探索精神以及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因此,师傅们,你们的身边又将多一位学生了。希望你们多指出我们的不足,千万不要吝啬你们的批评。我们一定会虚心接受,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才会有所进步。请允许我代表徒弟们对师傅们说声:“师傅,请多指教,您辛苦了!”
这次师徒结对,无疑将给我们的职业生涯点亮一盏指明灯,也为我们的专业成长开启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就让我们从走近名师开始,认真向名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中职教育的路上让名师指引我们大踏步地前进,让名师引领我们飞得更高、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