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一年创造几千个亿的餐饮行业在这些协会的眼中,自己都有管辖的权力;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中国餐饮500强企业,国家特级餐厅,国家绿色餐厅,每个协会也都有一套自己的行业评定标准。数个协会对同一行业的管理,权力交叉,管理标准又不尽相同——企业陷入了“不知该敬哪方神”的困惑。
“我们是国家规定的餐饮行业惟一行业性组织”,在中国饭店协会和中国烹饪协会的官方网站上都可以看到相同含义的表述,而就是这样两个都标榜正宗的行业协会在对同一个餐饮行业进行管理的时候却出现了不小的差距。2003年全国餐饮销售总额,同一个统计数据两协会的结果相差了260个亿;分餐制,同一个就餐形式,两协会却是一个强制执行,一个建议执行;星级餐厅的评定,旅游局也加入到餐饮行业权力之争的战团之中。企业对此早已怨声载道,直言协会是为企业服务的,而不是简单统计个数字,下发个文件——餐饮业行业协会亟待管理。
统计 260亿元之差
2003年全国餐饮销售总额,中国烹饪协会:5800亿元;中国饭店协会:6060亿元。同一个统计数据相差260个亿,这样的统计数据参考价值还有多大?
2004年1月14日、15日,一直为谁是餐饮业正牌行业协会暗自较劲的中国饭店协会和中国烹饪协会相继公布了2003年全国餐饮业营业额统计数据。奇怪的是,同一类统计数据的两个版本居然相差260亿元之多,再一次暴露出餐饮行业协会管理的混乱。多家企业向记者表示,行业协会应以服务为本而不是统计没有准确性的数字。
据了解,中国饭店协会公布的2003年餐饮全年销售总额为6060亿元,增幅达到11.5%;中国烹饪协会公布的数字则是有望突破5800亿元。相差260个亿的两个数字据说均来自国家统计局。
中国烹饪协会的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数字是在国家统计局和中华全国信息中心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整合各省烹协所报数字并组织行业专家对大型企业营业收入进行分析后得出,同时数字也得到了商务部领导的确认。中国饭店协会的说法是,由于国家统计局公布过2003年1-11月的餐饮销售额,协会通过内部关系从国家统计局获得12月全国餐饮销售额之后,并通过对前11个月增幅和去年同期的分析得出数字。业内权威人士表示,2003年遭遇非典,餐饮错过五六月份的销售旺季,虽然后来有所回升,但对能否突破6000亿持保留态度。
正宗各家之说
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的官方网站上都标称自己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的餐饮行业惟一行业协会,到底有什么不同,到底谁是正宗?
记者在两个协会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国饭店协会都表示自己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的餐饮行业的惟一行业协会。惟一不同的是,中国烹饪协会认为自己的职能范围是餐饮业,而中国饭店协会则掌管着住宿和餐饮两个行业。一直以来两个协会均各自吸收会员,公布行业标准,组织行业比赛。餐饮行业的业绩评比也是两个协会分别公布。很多餐饮企业是双方的会员,而有的餐饮企业则只参加一个协会,不接受另一协会的领导和不参加其活动。
中国饭店协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3年3月,原国家经贸委已经明确表示中国饭店协会是中国饭店业和餐饮业的行业协会,中国烹饪协会只是烹饪专业技术的行业组织。在原国家经贸委《关于中国饭店协会和中国烹饪协会业务范围协调意见的复函》中,明确中国饭店协会是饭店业的行业组织、中国烹饪协会是专业性社团组织。文件指出,中国饭店协会主要业务是开展饭店(包括酒店、宾馆、旅店、旅馆和对外营业的招待所、度假村、别墅等)行业性工作。中国烹饪协会是由从事烹饪技艺、烹饪管理、烹饪教学、烹饪理论和食品营养研究的专业性社团组织,主要开展烹饪技术和有关厨师方面的工作。据了解,国家经贸委并没有表示社会餐饮应该属于哪个协会的管理范畴。
边疆介绍说:“中国烹饪协会成立于1987年,在成立之初就已经在协会章程中明确表示中国烹饪协会是餐饮业的惟一行业协会并已经得到了国家民政部门的批准,因此,这已经表明了国家有关部门承认我们是餐饮业的行业协会。”他认为,原国家经贸委的复函中并没有明确饭店协会是餐饮业行业协会,因此,中国烹饪协会认为饭店协会自称是餐饮行业协会的说法很不恰当。
据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中国烹饪协会已经向国务院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就原国家经贸委的复函进行行政复议,以明确中国餐饮行业真正的行业协会。
有业内专家认为,中国饭店协会和中国烹饪协会的摩擦反映出中国的行业协会在协会职能、组成方式和职权范围上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业别论一份亲情
曾经很天真地想过,父母离异的孩童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有两个爸爸或两个妈妈疼爱。但事实上这些孩子似乎生活得并不快乐,因为他们或是增多了管教,或是失去了所有的疼爱。餐饮业似乎就是这样的孩子,企业享受不到多一倍的关爱,却在忍受着管理标准不一的折磨。
你说一,我就说二,你说三,我就来个四,都是国家规定的行业主管部门,绝对不能浪费手中的权力。各种名目的政策,各种级别的评选,在行业主管部门眼中,这是权力的象征。多一种评选政策,就多一种亮相宣传的机会,甚至还多了一条生财之道。在企业眼中,“官老爷”不好惹,可听谁的呢,听谁的能让自己健康地成长?
由于我国处于转型和机构调整阶段,因此,许多原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被转移到行业协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不适合协会运用的职能也被转移给了协会,造成协会在工作中充当了一部分政府的角色。本应成为行业内部企业代言人的协会,在我国现阶段,却充当着企业管理者的角色。而事实上,行业协会的发展总的来说不应离开服务的宗旨。
有专家认为,国内行业协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误区,如职能定位不准问题,造成行业协会在行使职能时,往往过多地维护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同行和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法规不完善,行业协会职能不清,角色定位不准,造成许多行业协会难以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