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周老师
一周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79
  • 关注人气:2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莫高窟随想

(2009-09-06 21:34:29)
标签:

敦煌

莫高窟

游记

随想

杂谈

分类: 异域采珍

    前日,翻看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书中讲述了先生到莫高窟的所见所闻所思,颇有同感。、去年盛夏,我也曾寻迹敦煌三危山,感受莫高窟那层次丰富的景深,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可惜时间仓促,加之自己修为浅薄,没有感悟到先生的那种精神境界,他在游记中是这样赞颂莫高窟的: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环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是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仪式,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

    我当然感悟不到先生那种丰富、若即若离的精神体验,但我认为敦煌莫高窟可以傲视于其它古迹的地方,就在于一千度年的累积性,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还是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都是修建于一时,型盛与一时,以后只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让人瞻仰。只是我担心每天数以万计的游客,不乏有素质低下者刻意或无意对古迹破坏,或者当地旅游部门在利益驱动下,缺乏对历史胜迹保护,那么我们就成为新一代的“王道士”了!

 

敦煌莫高窟随想

 

 敦煌莫高窟随想  敦煌莫高窟随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