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问:职校技能比赛堪称”高考”?

(2009-07-18 11:27:33)
标签:

高考

职业教育

技能大赛

质问

杂谈

分类: 一周私想

    从去年开始,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联合发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续在天津举行5届。据说今后每年要举办。而且规模和项目逐年增多。再大力推动和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这种比赛的确对职业院校的相互交流,企业的关注与参与度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是有人喊出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口号,把它比作是职校技能比赛的“奥运会”。居然称道“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选拔的重要途径。”,我不敢苟同。

    诚然,教育部通过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建立‘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序列,是一件好事,但是出现的弊端更多,这里例举有四:

    第一,耗费打量的财力物力精力。例如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高职组和中职组,共设立12个专业大类35个竞赛项目,来自全国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的2951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其实每个单项每个参赛单位(以省级计)只能出6~8人,然而,为了这几个出线名额,每省在上半年都举办大大小小的选拔赛,因为有文件规定,必须参赛而且作为考核每个地区、每个学校办学质量的考核指标,每个学校都需要组队参加多个项目。笔者粗算了一下,每年举办这样一次比赛,学校至少要花费2~3万(高校会更多,象烹饪、美容美发需要更多材料费,这里还不包括设备添置费用)那么全国至少要消耗十多亿。而问题是为了准备这样的比赛,学校从上一届结束的那天,就在准备下一届了,学校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派最好的教师组队参赛,课可以不上,科研可以不搞,竞赛必须要抓好。有人戏说,这是教育部在搞“春节联欢晚会”,我认为一点不为过。

    第二,达到的效果真是达到了“高考”效果吗?未必!我们搞过竞赛的教师应该知道,这种比赛是一种精英培养方式,有点像“奥数”和“希望杯”一样,一年就培养了6~8个精英学生,问题是这些学生最后是技能不全面的,他一年就反复练了1~2个项目,大量基本功或拓展性的技能知识根本没有学。我知道就有这么一个烹饪班学生,他参加了2届全国热菜大赛,训练了2年,几乎没有读过书,除了比赛那2个菜,其他的教学菜根本不会,对烹饪原理当然一窍不通,我真的很担心他今后发展如何去开拓创新。

    第三,比赛有“高考”这样的公平性吗?绝对没有。有些项目主观性占了绝大部分,比如烹饪、美容美发、服装设计等比赛项目,很难做到客观。不同评委的口味、尺度、眼光是不一样的,他说你好就好,不行就是不行。每年的烹饪比赛,只要评委不同,他们最后的点评标准就不同,总会说出个123来,让一线的指导教师摸不着方向。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评判的过程中,照样有“暗箱操作”和“受贿”现象。只要有哪个省会的评委在,他们的得分就高,获奖就多。据参赛学校一个领队自己说,为了取得好成绩,一口气拿出2W给中国烹饪协会的主要评委(当然必须有可靠的“中间人”牵线),最后的确拿了第一名。另一个不公平在于地区和学校的不平衡性。比如电子专业或汽车维修专业的竞赛,落后地区或农村职校因为缺乏设施设备,根本无法与发达地区或省会城市的职校相抗衡,不知道教育部的官员有否做个调查,在全国得奖的学校或学生中,有多少来自落后和边远地区,有多少是农村的孩子?这能与“高考”相比吗?

    第四,这样的比赛谁最高兴?除了教育部和获奖的省领导,他们终于在每年的总结报告中可以写上一笔。其实真正开心的是评委们和每个地方的行业导师,他们的希望最好天天比赛,可以拿更多的劳务费和指导费。每年各个地区拿出的指导费、评委费的确是一个巨额的开支。有一个杭州比较有名的食品雕刻师,他每年到各省职业学校指导拿到的酬劳10多万,而且就是他指导的学生之间比赛,作品风格统一,失去了技艺交流的意义。

    所以,喊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人脑子有否有问题,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关联,没有可比性。如果真的要比,那真的会让很多人会瞧不上职业教育。所以我希望我们的管理层不要太热衷于大赛,不要把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方向“畸形化”、“功利化”,要真正关心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关心职业教育的群体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办好和发展我们的职业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