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泰伯》09不使民知

(2019-02-11 11:15:05)
标签:

佛学

教育

历史

时评

文化

分类: 古籍阅读

 

【0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看着有些“愚民”的思想,估计这也是当年打倒“孔家店”的罪名之一吧,不过在这句话的理解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由”的意思没有什么歧义,是“追随、跟从”的意思,而“知”的理解却差异比较大,其一是知道,就是对于老百姓,可以让他们追随,按照要求去做,但是不用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因为跟他们说了也未必懂,这就跟清朝时候的“剃头令”,民国时候的“剪辫子”一样,老百姓不需要懂跟不懂,就要这么办。其二是“知识,智慧”,对于普通百姓可以进行教育,但是人的智力水平有差异,还有就是有人根本不愿意学习,所以即使是尧舜复生,也难以让百姓们都能成为知识分子,就是现在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有很多家长不想让孩子上学,而学生中也有很多把读书当成苦差事,想办法逃学、辍学。

所以《论语集注》中,朱熹解释说“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而程子则说:“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也,岂圣人之心乎?

对于做过管理工作的人,可能会很有体会,近些年提倡扁平化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和企业文化等,但实际在操作过程中却会有很多问题,有一些有志向和理想的员工,他希望能够跟公司同舟共济,所以期望能够与公司决策人之间相互交流如何发展如何管理,但是除非有很完善的方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采取完全公平、公开的环境下沟通,有时候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所以有时候这种民主其实会浪费很多的精力和机会,而这些讨论也会变成毫无意义的争论,另外就是大部分底层的员工,他们并不关心企业的生死与发展,只关注自己的工资、奖金和责任,所以有施工经理曾经跟我说过,对于“民工”,不能跟他们讲道理,需要用脚揣着干活,这是思想意识水平的问题,客观存在。

所以南怀瑾说,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不能翻译,最好原封不动的去读,是对是错还是让孔子他老人家自己承担吧。在现实的环境中,需要根据环境去具体分析,但是管理的工作一定要让员工、百姓首先做到“由之”,至于是“知与不知”,则需要根据情况去具体判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