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泰伯》03盖棺定论

(2019-01-22 08:54:44)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时评

文化

分类: 古籍阅读

曾子临终前的话

【0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这里的“曾子有疾”,不是小病小灾,应该是临去世前,其实人也是很神奇的,好像所有人临死前都会知道自己生命停止的时间,我们看《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载“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孔子在自己临死前也是感知到自己命将不久,而自己的得以弟子颜回、子路都已经去世了,只剩下子贡,所以说,“子贡呀,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然后自己唱歌“泰山要倒了!梁柱要断了,哲人要死了!”,不过临死前还开了一个玩笑,说“夏朝的时候把棺材停在东阶,周朝停在西阶,但是昨晚我梦到自己在两个柱子之间受人祭奠,原来我是殷朝的人呀”。

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因为命运与鬼神的事情太过于玄妙,一般人也搞不明白,最后成为迷信了。这里曾子(曾参,被后世尊为“宗圣”)也是感觉到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了,所以把弟子、门人都叫到跟前最后嘱咐他们。

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大体了解曾子的思想和其主张,作为孔子的亲传弟子,曾子是孝道的典范,在《学而篇》中谈及如何修身的时候,他明确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他所做的《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了“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提出了“内省和慎独”的修身思想,另外在过去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爱惜自己的身体本身也是孝的表现,也算是修身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这里曾子说“启予足,启予手”,(把我的手跟脚从被子里拿出来,让弟子们看看他对身体的保养)的目的也是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教育弟子们。

曾子引用的是《诗经.小雅.mín》,是讽刺周朝昏庸的君主不能采纳善谋,全诗如下“mín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qióngxx訿z訿z,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d。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h,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x以败。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前边《公冶长篇》中孔子批评子路时候也引用过其中的“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曾子引用此诗的目的是说明自己一生都十分谨慎,所以才能够做到一生在道德上没有什么缺损。

最后一句话是曾子感叹说“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从今天开始(已经将要死了),我知道自己的身体(其实包括品德)不会再受到什么损害了,另外在看曾子这段话的时候,也可以思考一下,在《学而篇》中曾子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于为政者而言,能够像曾子一样在处理事情时候,时时认真谨慎,那么也就不会犯更多的错误,正如孔子所说“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尔篇》)”,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心里要有敬畏之心,凡事多考虑考虑就会容易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